7月13日,中國新店鋪發展論壇在杭州如期開幕。
商品同質化日趨嚴重,難博顧客芳心。商場“平臺”,品牌“內容”,中國購物中心、百貨、品牌亟待一場新內容運動。
本次論壇以“新內容運動”為主題,探討商場、品牌商的內容變革。吸引了數百位零售商業中高管到場參會。河北 家興商貿 集團總裁趙建光發表了題為“ 家興商貿 集團互聯網思維轉型之路”的主題演講。
下面是精彩觀點提要:
大家都想在一二線城市發展,但是很少有人要在三四五線城市發展。那未來三四五線城市面臨什么樣的壓力?我們現在的資源在哪里?我們又該如何自救?這個問題其實在2014年年初,在我們公司就已經開始轉型了。
去年我寫過一本書,這本書叫《互聯網時代 傳統商業向死而生》,這本書背后我敘述了很多傳統商業所面臨的轉型以及所存在的死穴。在互聯網轉型過程當中,我們傳統商業應該怎么走下去。
面對著互聯網這種壓力,我是如何進行轉型的?
第一件事,我肯定不能“死”。因為我死了,就等于我把這七十年商業的品牌扔掉了。但是不能死,又能怎么活呢?我們做230家超市,其中有50家直營店,180家加盟店,周邊五個小城市,都在我的服務范圍之內。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永遠離不開的是商品,是服務。互聯網背景下,不是傳統商業不行了,是我們沒有跟上這個時代。
2014年年初,我們在北京建立了一個互聯網公司,叫好媽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決定在北京這樣一個主戰場進行互聯網企業的改造。我們當時一面開發系統,一面在做支撐體系。支撐體系是什么?一,建立自己的中央廚房工廠。二,建立庫洗中央洗衣工廠。我們認為洗衣服能夠跟社區、老百姓增加黏性一個非常重要的結合點。
如果說傳統商業不去轉型,沒有體驗,必死無疑。如果我們現在看四線、五線城市,甚至三線城市,我們進了以后,里面燈光黑乎乎,沒有品牌的概念,都是褲子區,羊毛衫區,女裝區這樣簡單的分類,我們知道,它已經離死很近了。因為傳統商業很多企業都已經得了癌癥,但他們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或者說癌細胞沒有擴散的時候,處在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只知道渾身難受。我們好多傳統企業就是如此,只感覺到難受,不知道該怎么辦。
快閃客是我們的一個自有體驗館品牌,去年五一開了第一家店,昨天我們還在北京開了北京第一家店,打造了非常棒的體驗感。傳統商業需要抱團。因為抱團才能拿到最便宜的商品,抱團才會有未來的出路。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永遠離不開的是商品,永遠離不開的是服務。
我們現在在孵化的第二個產品叫好媽媽家居。當我們做這樣一個品牌的時候,我走遍了亞洲,走遍了歐洲八國,因為我知道中國沒有像樣的家居品牌。到今天為止我依然感覺到家居是中國最大的市場。
到現在為止我們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我們處在京津冀地區,我們戰略是先把北京包圍了,一個地級城市開一家店,也是我們今年的開店計劃。
那為什么要完成這樣一個鋪設呢?實實在在講,做一個產品,沒有一定的量很難拿到我們應該拿到的價格,沒有一定的量我們很難做到ODM或者OEM。今天有想做這個板塊的同志,我們一起來合手抱團取暖。
第三個是好媽媽生活館。我們在改造傳統的商業模式,把超市每一個板塊拆了變成一個小店,一是有了形象,二是有了品牌的意識,三是消費者會認為很高大上,它跟互聯網是接地氣的。目前我們已經開發三個APP都已經上線。
一個自有品牌的完善,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完成品牌搭建,就能完成線上線下的互動,它是需要時間、精力和專業的人員。當你不具備條件,千萬不要輕易的涉足,但是你不一定要整合品牌,幾個企業搭在一起就能夠完成集采。
趙蜀黍的玩具店,從去年到現在為止,這個店的銷售加上傳統商業上的轉型,已經突破了800萬。現在跟兒童品牌蒙太奇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如果有他開兒童館的地方就有我們趙蜀黍的玩具店。
庫洗生活,洗衣行業是中國傳統行業最落后的一個行業,它的空間市場是非常好的,當我建這個工廠的時候,我說一定要建中國最好的洗衣工廠。設備先進,做試樣工廠,打通線上與線下。線上我們打通庫洗APP,現在下單點擊以后,第一時間管家就會把你們家衣服收走,在你規定的時間內,把衣服給你送回去。現在這個品牌是京津冀地區最棒的洗護工廠。服務著北京近300個社區、七八所大學,還有雄安27家酒店。
只要你能夠與消費者之間產生有效的互動與互聯,我們企業與企業之間能夠實現互動互聯,產品與產品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互動互聯,我們的市場就沒有問題。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家興商貿集團趙建光:傳統商業怎么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