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經四路萬達廣場地下一層入口,大門緊閉,門口張貼了 華潤萬家 超市停業《告顧客書》。
經四路萬達廣場,濟南第一個開業的城市綜合體項目,萬達集團進軍濟南的第二個項目(首個在泉城路西頭沃爾瑪所在樓宇,目前已賣),地處濟南核心區,大觀園商圈的主力商家,開業以來卻歷經坎坷,7個主力店中,國美電器撤離、萬達百貨關閉、大歌星KTV易主……如今,樂購超市升級而來的華
究竟發生了什么,讓這個黃金寶地商業的氛圍不盡如人意?超市撤離,有什么原因?撤離之后,誰會接盤?
早有前兆:賺錢的商店街前期大部分已關門
5日中午,記者來到經四路萬達廣場一樓。盡管2014年5月 華潤萬家 就正式接手樂購,將樂購中國區130多家門店統一更名為“ 華潤萬家 ”,但在超市入口處,樂購超市的招牌依然沒變,只是這次關店的《告顧客書》中,店名改為“ 華潤萬家 濟南經四萬達店”。
《告顧客書》中稱,該店12月2日停止營業,顧客所持的 華潤萬家 會員卡、會員積分打印券、購物卡,可依據使用說明,在濟南或全國其他區域 華潤萬家 門店繼續使用,原有樂購門店購物卡12月10日后可在濟南大眾廣場、陽光新路、高新區3家 華潤萬家 門店進行消費。
目前,該超市大門緊鎖,消費者無法入內。而就在一周以前,記者曾在這里采訪,當時還正常營業,只是部分貨品出現了缺貨現象。超市進口和出口處的商店街店面,當時已全部關閉。
“早在一個月以前,就感覺這家超市要關閉。”濟南商界人士李先生說,因為超市的盈利模式是這樣的,首先從甲方租得物業,然后分割成兩塊,一塊是超市,另一塊是超市周邊的商店街,商店街出租給第三方獲得租金,能補平交給甲方的租金,剩下的超市,賺的錢就是純利潤。
而一個月前, 華潤萬家 經四路店周邊的商店,就已大部分關閉,剩下的只能靠超市盈利。“超市是微利行業,不可能賺得那么高的租金。”李先生說,萬達廣場的人氣好也行,但人氣也一般。
命運多舛:經四路萬達已有多家主力店關閉
樂購超市經四路店2010年11月與萬達廣場同步開業,這是樂購進入濟南開設的第二家店(首家店于2009年10月在七里堡蔬菜批發市場開設),是萬達廣場非常重要的主力店之一,曾被寄予厚望。3年多之后, 華潤萬家 接手樂購。而現在, 華潤萬家 也從這里撤出。
華潤萬家 不是第一個撤出經四路萬達廣場的主力店。在開業之初,主力店還有國美電器,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百貨、大歌星KTV、萬達影城,以及神采飛揚、ZARA等7家。之后,國美電器由于經營業績不善,撤出;萬達百貨營業面積縮水,整個5樓和6樓都成了餐飲和健身區。
2015年下半年,經四路萬達迎來撤店潮,首先是萬達百貨撤出,接著是大歌星KTV易主。當時有人笑稱“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商業面積閑置”。后來,萬達集團與蘇寧易購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蘇寧在此開設了家電賣場和紅孩子母嬰賣場,店面閑置狀況才有所緩解。
應該講,經四路萬達廣場地處濟南核心區,屬于大觀園商圈的重要商家,經營業績何以至此,一個個主力店先后撤出?“壞就壞在它地處核心區,離‘金街’泉城路太近。”曾在萬達百貨經營女裝的王先生說,“買衣服到泉城路,那里綜合體更多,這就是燈下黑,泉城路吸走了萬達的客源。”
“再一個,萬達畢竟是商業地產起家,在房地產領域,它是內行,但在商業運營領域,就不好說了。”李先生說,后來,王健林可能也意識到這一點,關閉萬達百貨,賣掉大歌星KTV;在高新區萬達廣場招商時,更多希望其他商戶進入,如蘇寧、迪卡儂等,而不是自己旗下的商業企業進駐。
原因探究:租金太高,微利的大型超市承受不起
“按慣例來講,綜合體主打吃喝玩樂購樣樣俱全,一般每個綜合體都會有個主力超市。”在濟南一家洋超市工作十余年的丁女士說, 華潤萬家 撤出后,經四路萬達作為一個綜合體,就不完整了。
對于關店原因, 華潤萬家 山東分公司給出的回答是“因區域經營調整”。萬達濟南商管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尊重 華潤萬家 的選擇,不過,此前樂購與萬達簽署的租賃協議還沒有到期。
曾在萬達濟南商管公司工作的張女士,聽說該店關門后,第一句話便是“看來雙方這是徹底鬧掰了”。據透露,一邊是中國店面數量最大的超市,一邊是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一方想拿低租金,另一方不愿意,自然就不好合作。
“目前在濟南超市行業,租金價格超過每天每平方米2塊錢,就很難盈利。”李先生說,“在經四路萬達,租金至少三四塊錢,肯定賺不著錢。”再一個,受網購沖擊等因素影響,超市越來越難干,就希望縮小經營面積,以節省成本,顯然, 華潤萬家 經四路店有點大,吃不消。
張女士表示,現在實體商業一般做法是超市與百貨同步搭配出現,比如銀座,靠超市吸引人氣,靠賣百貨賺錢;反觀 華潤萬家 經四路店,只有一個超市孤立存在,即使吸引人氣,也沒有百貨盈利,勢必形成惡性循環。
“當然,過去可以,擁有萬達百貨,關鍵是現在沒了,而且萬達百貨與 華潤萬家 又不屬于一個商業系統。”李先生說,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 華潤萬家 經四路店關門,除自身經營原因外,承受不起的高租金是更重要的原因。
未來預測:繼續干東方超市,或建停車場?
一方面是房地產價格上漲,投資者希望高回報,提高租金;另一方面是實體商業不景氣,希望降租金,減少經營面積,兩者矛盾難以調和,一是會出現關店現象,再就是縮小經營面積,今年年中, 華潤萬家 大眾廣場店縮小面積就是典型例證。
目前,大眾廣場地下 華潤萬家 空出來的面積,已成為停車場,由第三方負責運營;經四路店撤出后,空出來的數千平方米面積,要做什么呢?萬達濟南商管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尚不方便透露。
記者曾咨詢濟南多家超市負責人,有無意向接手,繼續做超市,回答一致:沒打算,這個地方做超市做死了,第一炮沒打響,想在原址起死回生,難上加難,再說,附近還有沃爾瑪、華聯、銀座等超市競爭。
“其實,想與萬達談合作,很難,總有很多附加條件。”濟南一本土超市負責人說,此前,他們曾看好濟南高新萬達店,準備拿下開超市,可最后有個附加條件,必須還得到泰安萬達店開超市,“高新萬達位置的確不錯,但泰安店就不行了,最后就放棄了。濱州的圣豪超市進駐了高新萬達。”
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圣豪超市在濟南只有一家店,經營非常辛苦,成本也很高,急需要擴大店面數量,以降低成本。事實上,還有一種可能性是被東方超市接手,繼續做超市。
有消息稱,今年7月,山東東方集團與萬達集團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雙方協議,今年年底前,東方集團將在濟南、青島、棗莊、濰坊的萬達廣場內開設6家“東方購物廣場”大型連鎖超市。
不過還有一種消息稱, 華潤萬家 空出來的位置,要改造成停車場。
經四路萬達廣場,濟南第一個開業的城市綜合體項目,萬達集團進軍濟南的第二個項目(首個在泉城路西頭沃爾瑪所在樓宇,目前已賣),地處濟南核心區,大觀園商圈的主力商家,開業以來卻歷經坎坷,7個主力店中,國美電器撤離、萬達百貨關閉、大歌星KTV易主……如今,樂購超市升級而來的華
究竟發生了什么,讓這個黃金寶地商業的氛圍不盡如人意?超市撤離,有什么原因?撤離之后,誰會接盤?
早有前兆:賺錢的商店街前期大部分已關門
5日中午,記者來到經四路萬達廣場一樓。盡管2014年5月 華潤萬家 就正式接手樂購,將樂購中國區130多家門店統一更名為“ 華潤萬家 ”,但在超市入口處,樂購超市的招牌依然沒變,只是這次關店的《告顧客書》中,店名改為“ 華潤萬家 濟南經四萬達店”。
《告顧客書》中稱,該店12月2日停止營業,顧客所持的 華潤萬家 會員卡、會員積分打印券、購物卡,可依據使用說明,在濟南或全國其他區域 華潤萬家 門店繼續使用,原有樂購門店購物卡12月10日后可在濟南大眾廣場、陽光新路、高新區3家 華潤萬家 門店進行消費。
目前,該超市大門緊鎖,消費者無法入內。而就在一周以前,記者曾在這里采訪,當時還正常營業,只是部分貨品出現了缺貨現象。超市進口和出口處的商店街店面,當時已全部關閉。
“早在一個月以前,就感覺這家超市要關閉。”濟南商界人士李先生說,因為超市的盈利模式是這樣的,首先從甲方租得物業,然后分割成兩塊,一塊是超市,另一塊是超市周邊的商店街,商店街出租給第三方獲得租金,能補平交給甲方的租金,剩下的超市,賺的錢就是純利潤。
而一個月前, 華潤萬家 經四路店周邊的商店,就已大部分關閉,剩下的只能靠超市盈利。“超市是微利行業,不可能賺得那么高的租金。”李先生說,萬達廣場的人氣好也行,但人氣也一般。
命運多舛:經四路萬達已有多家主力店關閉
樂購超市經四路店2010年11月與萬達廣場同步開業,這是樂購進入濟南開設的第二家店(首家店于2009年10月在七里堡蔬菜批發市場開設),是萬達廣場非常重要的主力店之一,曾被寄予厚望。3年多之后, 華潤萬家 接手樂購。而現在, 華潤萬家 也從這里撤出。
華潤萬家 不是第一個撤出經四路萬達廣場的主力店。在開業之初,主力店還有國美電器,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百貨、大歌星KTV、萬達影城,以及神采飛揚、ZARA等7家。之后,國美電器由于經營業績不善,撤出;萬達百貨營業面積縮水,整個5樓和6樓都成了餐飲和健身區。
2015年下半年,經四路萬達迎來撤店潮,首先是萬達百貨撤出,接著是大歌星KTV易主。當時有人笑稱“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商業面積閑置”。后來,萬達集團與蘇寧易購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蘇寧在此開設了家電賣場和紅孩子母嬰賣場,店面閑置狀況才有所緩解。
應該講,經四路萬達廣場地處濟南核心區,屬于大觀園商圈的重要商家,經營業績何以至此,一個個主力店先后撤出?“壞就壞在它地處核心區,離‘金街’泉城路太近。”曾在萬達百貨經營女裝的王先生說,“買衣服到泉城路,那里綜合體更多,這就是燈下黑,泉城路吸走了萬達的客源。”
“再一個,萬達畢竟是商業地產起家,在房地產領域,它是內行,但在商業運營領域,就不好說了。”李先生說,后來,王健林可能也意識到這一點,關閉萬達百貨,賣掉大歌星KTV;在高新區萬達廣場招商時,更多希望其他商戶進入,如蘇寧、迪卡儂等,而不是自己旗下的商業企業進駐。
原因探究:租金太高,微利的大型超市承受不起
“按慣例來講,綜合體主打吃喝玩樂購樣樣俱全,一般每個綜合體都會有個主力超市。”在濟南一家洋超市工作十余年的丁女士說, 華潤萬家 撤出后,經四路萬達作為一個綜合體,就不完整了。
對于關店原因, 華潤萬家 山東分公司給出的回答是“因區域經營調整”。萬達濟南商管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尊重 華潤萬家 的選擇,不過,此前樂購與萬達簽署的租賃協議還沒有到期。
曾在萬達濟南商管公司工作的張女士,聽說該店關門后,第一句話便是“看來雙方這是徹底鬧掰了”。據透露,一邊是中國店面數量最大的超市,一邊是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一方想拿低租金,另一方不愿意,自然就不好合作。
“目前在濟南超市行業,租金價格超過每天每平方米2塊錢,就很難盈利。”李先生說,“在經四路萬達,租金至少三四塊錢,肯定賺不著錢。”再一個,受網購沖擊等因素影響,超市越來越難干,就希望縮小經營面積,以節省成本,顯然, 華潤萬家 經四路店有點大,吃不消。
張女士表示,現在實體商業一般做法是超市與百貨同步搭配出現,比如銀座,靠超市吸引人氣,靠賣百貨賺錢;反觀 華潤萬家 經四路店,只有一個超市孤立存在,即使吸引人氣,也沒有百貨盈利,勢必形成惡性循環。
“當然,過去可以,擁有萬達百貨,關鍵是現在沒了,而且萬達百貨與 華潤萬家 又不屬于一個商業系統。”李先生說,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 華潤萬家 經四路店關門,除自身經營原因外,承受不起的高租金是更重要的原因。
未來預測:繼續干東方超市,或建停車場?
一方面是房地產價格上漲,投資者希望高回報,提高租金;另一方面是實體商業不景氣,希望降租金,減少經營面積,兩者矛盾難以調和,一是會出現關店現象,再就是縮小經營面積,今年年中, 華潤萬家 大眾廣場店縮小面積就是典型例證。
目前,大眾廣場地下 華潤萬家 空出來的面積,已成為停車場,由第三方負責運營;經四路店撤出后,空出來的數千平方米面積,要做什么呢?萬達濟南商管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尚不方便透露。
記者曾咨詢濟南多家超市負責人,有無意向接手,繼續做超市,回答一致:沒打算,這個地方做超市做死了,第一炮沒打響,想在原址起死回生,難上加難,再說,附近還有沃爾瑪、華聯、銀座等超市競爭。
“其實,想與萬達談合作,很難,總有很多附加條件。”濟南一本土超市負責人說,此前,他們曾看好濟南高新萬達店,準備拿下開超市,可最后有個附加條件,必須還得到泰安萬達店開超市,“高新萬達位置的確不錯,但泰安店就不行了,最后就放棄了。濱州的圣豪超市進駐了高新萬達。”
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圣豪超市在濟南只有一家店,經營非常辛苦,成本也很高,急需要擴大店面數量,以降低成本。事實上,還有一種可能性是被東方超市接手,繼續做超市。
有消息稱,今年7月,山東東方集團與萬達集團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雙方協議,今年年底前,東方集團將在濟南、青島、棗莊、濰坊的萬達廣場內開設6家“東方購物廣場”大型連鎖超市。
不過還有一種消息稱, 華潤萬家 空出來的位置,要改造成停車場。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濟南經四路萬達廣場多家主力店關閉 華潤萬家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