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各大便利店開始陸續在店內設置餐飲區,為顧客的用餐提供便利性服務,并提升門店人氣,同時,這一舉措還成功地為其帶來了1.5倍的營業額。
1990年 日本超市 界也開始在店內設置餐飲區(就是所謂“店中店”),進行嘗試和探索。時至今日,“店中店”憑借其“即食”、“便利”等優勢,正被漸漸普及并發展成了超市規劃的最新流行趨勢。
分析研究 “店中店”消費體驗
為了研究超市內餐飲區的實際利用情況,有關行業專家進行了一項網絡問卷調查:以在店內餐飲區消費過的510人為研究對象,對性別、收入、消費時間、消費次數等常規問題進行調查統計,總結出以下幾點:
另外,按照顧客的消費屬性和消費目的,將消費者劃分為以下五類:
從上述數據分析及調查研究,亦品發現認真就餐型的顧客人數占比達到了最高的40%,簡單應付型和為了吃甜點的消費者各占約10%,總體顯示出了顧客愿意選擇在超市內的餐飲區享用食物的傾向。
發掘潛力 超市店內餐飲店的崛起
日本餐飲業習慣將餐飲分為“內食”、“中食”和“外食”三個概念。“內食”指買好材料后回家烹飪食用;“中食”是買好后帶回家或其他地方吃,售賣方不提供堂吃條件;“外食”則是買好后在店內食用。
根據日本《外食產業市場規?!返难芯空{查報告,亦品發現內食、中食和外食市場規模各達34兆日元、9兆日元和24兆日元。但是隨著日本人口的減少和少子高齡化,內食市場的發展勢必然受到挫折,因此,外食市場可謂是最具發展潛力的。
在日本的整個外食產業市場中,亦品發現除了傳統的位于超市外的各類快餐連鎖店、專門美食店、特色餐廳等之外,超市的店內餐飲店也正以不容忽視的崛起之勢,從外食市場中分一杯羹。
從2013年4月起,AEON超市將位于烘焙區旁的餐飲區,由原來的20幾桌增加至最多351桌,除了擴大旗下門店的餐飲區規模外,還新增了部分餐飲區域。
例如,AEON幕張店,在Cantevole面包店(AEON自有品牌)的旁邊新設了咖啡吧,咖啡和面包的商品組合,形成良性消費效應,最高時一天能售出1000杯咖啡;AEON御獄山站前店內開設了小酒吧,周圍放置了可供閱讀的書籍,顧客可以在超市里品著酒、吃點小菜、翻翻書,享受休憩時光;另外,在熟食區設立的“My Seclet Deli”餐飲區,除了事先做好的各類熟食外,還提供鐵板燒、咖喱飯、披薩等的“現點現做、現買現吃”服務,既滿足了顧客快捷便利的餐飲需求,又帶動了熟食的銷量。
在設備方面:微波爐、自助咖啡機、茶水機、店內Wifi、電源插座、有線網絡接口,甚至用于禁煙的特殊技術裝置等都一應俱全,為顧客提供全方位的設備支持。
在服務方面:餐飲區通過定期舉辦爵士樂演奏會、免費提供生日聚會場地等方式,努力促進“集客效應”的產生,誘導顧客在超市內就餐。
Inageya超市旗下的門店,通常會將餐飲區設置在收銀臺外,如今開始嘗試將餐飲區位置轉移到賣場中央,大概有50-60個席位,分為吧臺座、沙發座和普通座三種。別出心裁的是,超市在餐飲區設置了高1.25m的自然屏障,使之與其他購物區隔斷開,顧客無需介意其他購物者的視線,盡情享受用餐時光。
餐飲區內既有品種豐富的各類熟食,還有果汁吧、自助沙拉吧、湯吧等。在blooming bloomy lalaport立川立飛店還新開發了只需500日元的超值午市套餐,售賣可自由選擇面包和配料食材的三明治。由于味美價廉,常常成為附近上班族解決工作餐時的選擇。
Inageya超市希望店內餐飲區除了成為顧客的用餐區和休息區外,更能發揮其作為公共設施的附加價值,例如:在餐飲區的墻壁等處張貼POP,及時傳遞店內特惠商品和打折活動的信息,使之作為一個信息發散地;或成為一個小型的社區活動中心;或為附近的音樂學校的迷你演唱會、地區福利協會的討論會等提供場所。
從以上兩個最具代表性的 日本超市 案例,亦品發現相比快餐店和餐廳,超市內的“店中店”具備其獨有的優勢:
1.豐富的即食商品:涵蓋蔬果、魚類、肉類、熟食、烘焙、酒水飲料等多個品類。超市的大容量優勢是任何一家餐廳都無法提供的;
2.能在同一場所內購物與用餐:顧客逛累了可以休息會吃點東西,休息夠了繼續逛,無需轉換場地;既滿足了“購物式”消費需求,又滿足了“體驗式”的消費需求,一舉兩得。
因此,對于超市來說,設置店內餐飲區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有:
1.促使顧客在店內就餐,延長顧客的停留時間,從而增加商品的購買機率,提升銷售額;
2.發揮作為公共設施的功能,通過舉辦各類團體活動吸引人流,形成“集客效應”。
隨著超市內餐飲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將會為今后超市的改革和升級提供新的可借鑒的思路和方向。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日本超市如何規劃店內餐飲區“店中店”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