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重慶主城區有13個大型商業“洗牌”,其中包括3個 購物中心 和10家百貨商場。而這10家百貨商場,更是有7家轉型為 購物中心 ,另有3家關門停業。
另一方面,在重慶解放碑,楊家坪,觀音橋等傳統商圈中, 購物中心 正逐漸取代百貨商場,占據了更大的市場份額。尤其是近兩年新開業的東原新新PARK,華潤萬象城和龍湖時代天街等 購物中心 ,更是成為各自所在區域客流量最大的場所。
購物中心 為什么能成為商圈主流?未來商業會向哪些模式發展?針對這些問題,戴德梁行重慶公司總經理江冰河接受了樂居專訪。他認為 購物中心 是百貨公司的升級,也是城市發展和消費者提檔的產物。
購物中心 里的體驗式業態對商業人流的帶動、業態的豐富、知名度美譽度的提升甚至租金的提升都有直接作用,同時也對實體商業的促進提供了方向和引導。
購物中心 是百貨公司的升級
目前,重慶購物商業商業方面主要有三種:百貨商場、 購物中心 和商業街區。江冰河也簡要剖析了這三者的各自特點和運營模式。
首先是百貨。多數百貨一般以零售為主,包括男女服飾、兒童服飾、箱包皮具、化妝護膚等,業態占比達到80%甚至90%以上,形式單一化,基本僅限于“購”。從運營角度來看,百貨公司以和商家聯營為主,店方和商家即供應商休戚與共。
購物中心 的經營面積往往超過百貨公司。同時,其經營業態較多,吃喝玩樂購為主要表現形式。在收益方面,主要采取純租賃的模式,經營商家各自為政,自主權更大,當然經營風險也會相應提高。
第三是商業街區或者社區商業。它們是一種屬地性較強的商業類型,一般特點為檔次較低、業態混亂無序,無統一規劃。發展商負責開發,后來由經營者自行經營。
但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住宅區日漸密集,各種類型的住宅客群也隨之產生。因此,開發商對街區商業開始轉變方向,或自持或純銷售或租售并舉,對后期運營也逐步重視。
江冰河認為, 購物中心 和百貨商場的關系既是相互融合和支持,也是一種互補。當前很多大型 購物中心 也會有百貨公司穿插其中,但 購物中心 是百貨公司的升級,也是城市發展和消費者提檔的明顯產物。
此外,江冰河也分析了 購物中心 成功的要素:區位、設計、定位、運營。良好的地段可以保證路網和客流量的密集;通過科學的建筑和空間設計,可以創造出豐富多彩、準確的消費層次以及業態組合,延長消費者的潛在消費時間和欲望;而良好的運營則能不斷挖掘新的增長點,滿足消費者持續出現的新需求。
社區商業是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以及互聯網對零售市場的沖擊,許多傳統品牌商開始收縮市場。目前市場出現了許多跨界品牌、融合品牌、體驗式的商業形態,其實是傳統品牌商家的轉型或尋求新的路徑突破。
此外,消費者隨著視野的廣闊,收入的增加等因素,開始不滿足于傳統的簡單購物需求,在精神方面和其他方面的訴求日益增多,比如孩子的教育,年長父母的關愛,自我的提升等等,這些需求衍生出更多行業,這種類型的體驗式商業形態也越來越受到熱捧。
它們對商業人流的帶動、業態的豐富、知名度美譽度的提升甚至租金的提升都有直接的作用。所以簡單來講,體驗式業態的發展不僅符合了現代消費者的日益增長的需求也是對實體商業的促進已經健康發展提供了方向和引導。
談到未來商業模式的方向,江冰河用“分享、互動、流動、認知”來概括其趨勢。他認為未來實體商業的發展中, 購物中心 不會是承擔主要的角色,因為往往 購物中心 都處于一個較為核心的區域,隨著城市量級的不斷擴容, 購物中心 逐步會演變成一個商務社交的場所,作為實體商業中的社區商業恰恰成為發展的趨勢。
它所承擔的角色在未來不僅僅是滿足消費者以 往最基本的日常消費,更是在社交互動,家庭關愛,親子關系等梗深層次的挖掘。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重慶購物中心與百貨互補存在 社區商業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