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馬上來錢”呢?
餐館生意火爆賺的卻不多,商超銷售成績單不如“節前市場”
春節長假結束,昨日,杭城馬年春節市場的消費數據也應時“出爐”。
這7天,“馬上來錢”這句祝福語,對杭城不少商家來說卻未能成為現實,他們當中的一些人遭遇了史上最為清淡的春節長假。據杭州市貿易局(杭州市糧食局)監測統計,春節期間(1月30日—2月5日,下同)納入監測的商場、超市、家電通訊賣場、餐飲等杭城29家企業累計銷售30283.3萬元,比去年下降18.8%。
春節餐館生意火爆,錢卻難賺
春節期間的晴好天氣,為面向大眾消費者的杭城餐飲業,送來了“開門紅”。樓外樓、知味觀、太子樓、張生記等7家餐飲企業累計實現營業額2659.8萬元,同比增長20.2%。據不完全統計,各類型酒店除夕當天至年初七期間的包廂預訂基本爆滿,其中多數以私人宴請、家庭聚會為主。以除夕當天為例,飲服集團旗下知味觀、知味觀味莊、杭州酒家、奎元館、天香樓、杭幫菜博物館等企業的年夜飯包廂、大廳均客滿,共有520多桌,接待6000多人次。樓外樓年夜飯大廳與包廂全滿,菜肴以零點為主,總臺預訂148桌,約1500人,其余散客臨時預訂約850人。
然而,受人均消費明顯下降、團體消費減少等因素的影響,列入監測的多家杭城餐飲企業,即便餐廳座位預訂一空、顧客需要排隊等位,仍然出現了營業額增長不明顯,甚至是陷入下滑的頹勢。
除了知味觀之外(因營業面積擴大助推營業額大幅增加),樓外樓、味莊、新花中城、西湖春天等知名餐館的營業額在春節期間僅出現微幅上揚,分別增長了2.7%、3.7%、0.7%、5.2%。而老字號張生記和天香樓,營業額則分別下降了12.0%和8.3%。山外山餐館在1月30日至2月3日期間,營業額為76萬元。這個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5%。
不少餐飲經營者表示,馬年春節期間,消費者在就餐時更偏向中低價位。因此,部分餐廳也順勢主打“親情牌”,重點推出“平民菜”、“特色菜”、“特價菜”。
商超銷售成績單“不漂亮”
為拉動春節期間的消費市場,杭城各大商場、超市紛紛力推一系列促銷活動,但此番“促銷”,實際效果卻不如一年一度的“店慶”和“節前市場”。
據統計數據顯示,1月28日、1月29日這兩天,銀泰慶春店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了26.8%、31.3%;砂之船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35.7%、116.4%。然而,春節長假期間(1月30日—2月5日),杭州大廈、百貨大樓、銀泰百貨、解百等7家商場累計銷售18483.4萬元,同比下降25.1%。
業內人士表示,提倡勤儉節約的新風氣也讓杭城市民在消費時更加理性,春節期間一些高端商品消費下滑明顯,部分高檔煙酒、滋補品銷量的下降幅度在60%%以上。
與此同時,列入監測的世紀聯華慶春店、物美西城店、好又多超市鳳起店、樂購超市慶春店、華潤萬家云河店、家樂福超市涌金店、歐尚超市大關店等11家超市,累計銷售6735.0萬元,同比下降12.6%。
此外,杭城的家電賣場在春節期間也推出各類新年促銷活動,蘇寧電器、國美電器、五星電器和話機世界春節期間合計實現銷售額2405.1萬元,同比下降10.7%。
禽蛋日均供應量僅為去年一半
首個幾乎沒有雞鴨上桌的春節長假,杭城市民的“菜籃子”拎得還算輕松,貨源充足,價格相對平穩。
據杭州市蔬菜公司統計數據顯示,節日供應期全部鮮蔬菜的平均混合成交價為每公斤6.78元,同口徑比下降10.9%。在杭城的農貿市場,節日消費高峰期,青菜的零售價為每公斤在3—3.6元之間,僅為去年同期6—8元零售價的一半,其它大路菜品種包心菜、大白菜、蘿卜、冬瓜等的價格也遠低于去年。
由于受H7N9禽流感的影響,杭城不少消費者更愿意選擇水產品代替雞鴨。因而,杭城部分水產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價格較去年同期出現了上漲。據浙江新農都水產品市場統計數據,一斤左右的外塘甲魚,每公斤的成交價為36元左右,比去年同口徑上升28.5%;單只重3兩左右的公蟹,每公斤的成交價為116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上升36.4%。
與此同時,今年春節禽蛋市場需求量大幅下降。相關人士介紹,從1月21日開始,杭城禽蛋市場的需求量呈現減少的趨勢,“往年春節禽蛋市場的日均供應量在400噸左右,今年的日均供應量在200噸左右,比去年同期減少50%左右。”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普通雞蛋的市場批發價為每公斤9元,零售價為10.6元,分別比去年同口徑下降10%和3.8%。部分經營戶因生意清淡,提前關門返鄉過年。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杭城商家遭遇“史上最清淡”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