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 2月17日宣布收到來自 聚美優品 CEO陳歐、產品副總裁戴雨森,以及股東紅杉資本等遞交的每份ADS7美元的價格私有化申請。買方財團包括陳歐、戴雨森、紅杉資本,買方財團占投票權90%以上,保證后續推進順利。
截止本周三, 聚美優品 市值僅為9.25億美元,與2014年5月16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日相比,市值縮水了近30億美元。
消息傳出后,引來投資者一片異議。盡管每股7美元的價格較聚美過去1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高出26.6%。但2014年5月16日, 聚美優品 是以每股22美元的發行價IPO,私有化價格僅為發行價的1/3,上市不到兩年, 聚美優品 為投資人創造的回報為-69%。
聚美優品 私有化引來罵聲一片
聚美優品 不是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電商,同樣也不是第一個私有化回歸的企業。2012年,阿里巴巴曾以每股13.5港元的價格,回購阿里巴巴B2B余下股份并將該公司退市,13.5港元也恰好是阿里巴巴B2B在2007年上市時的發行價。阿里巴巴以發行價格退市,當時就曾經引起業界一片嘩然,爭議不斷。
可想而知, 聚美優品 私有化價格僅為發行價的3成,將引起美股投資人的多少不滿。而且過去一年, 聚美優品 股價持續走低,私有化價格與歷史最高點(2014年8月10日,股價37.99美元)相比,不足2成,這意味著在過去一年堅定持有 聚美優品 的投資者將大面積套牢。
有投資者直言, 聚美優品 的這一行為無異于趁火打劫。更有投資人士表示, 聚美優品 刷新了中概股的新下限,將可能引發海外投資人對中國概念股新一輪的信任危機。
據媒體報道,某持有 聚美優品 的投資者相對冷靜地做出了評論,稱“最近一直跌,就怕聚美管理層趁著大跌私有化,結果剛到猴年聚美就以7塊的價格私有化。價值投資對中概股來說就是個笑話啊,中概股不敢碰了。不私有化還有回本的希望,私有化了就是被活生生的搶走了帶血的籌碼!”
不冷靜的網友更直指 聚美優品 的管理層,套用 聚美優品 的宣傳語“我是XX,我為無恥代言”,此句被評為最佳評論。
實際上,早在去年5月曾有媒體稱,陳歐表示 聚美優品 被嚴重低估,正積極研究回歸A股。而據騰訊科技了解,在過去的半年中, 聚美優品 一直在進行私有化評估。
在過去一年中, 聚美優品 股價一直持續走低。2015年12月, 聚美優品 曾宣布推出一項股票回購計劃。根據這項計劃, 聚美優品 可在未來12個月時間里回購價值最高為1億美元的公司股票。
當年 聚美優品 的風光上市,伴隨著外界不少的質疑,在行業人士認為, 聚美優品 雖然掛牌上市,但是仍然無法擺脫貨源存疑的問題。
果然,在上市后半年之際,因假貨風波, 聚美優品 在震蕩中一路下行,狂跌近4個月。2015年1月15日卻跌至12.15美元,短短四個月市值縮水至17.6億美元,蒸發了三分之二。
聚美的股價在短時間內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變化,凈利潤以及利潤率的數據表現都失去了往日的增長,甚至在2015年的三季度, 聚美優品 的財報顯示, 聚美優品 迎來了上市之后的首次財報虧損,凈虧損為人民幣8690萬元,去年同期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2億元,凈虧損率為4.5%。
雖然陳歐表示該虧損為一次性的,但是不可否認,轉型帶來的影響短時間內聚美依然無法得到良好的消化,甚至在品類升級的過程中, 聚美優品 又面臨了大量的競爭,美股投資人甚至將 聚美優品 的股價評級定為“賣出”,這或許是風光的陳歐所不愿意看到的。
退市了聚美就能過上好日子?
現如今, 聚美優品 從美股的退市意味著公司又將重新進入創業階段,而退市之后 聚美優品 又將直面像唯品會等國內眾多的競爭對手。
而陳歐在內部信中則表示, 聚美優品 在美股市場被嚴重低估,而私有化將讓 聚美優品 在轉型期更加靈活。內部信中,陳歐并未表示未來是否會進入國內股市,只是表示作為非上市公司,可以沉下心來做最正確的事情,而不用被股價和財報分散精力。
雖然陳歐宣稱聚美的股價被嚴重低估,但是,私有化回歸難道就能解決聚美的被低估的問題?
不難判斷,私有化回歸之后聚美在業務層面依然將面臨幾大問題的困擾:
1.貨源問題,化妝品供應鏈的問題依然需要完善。
2.競爭問題,傳統化妝品品類聚美面臨各大電商的競爭。而在近期大力推進的跨境電商領域聚美的競爭更甚。
3.投資人的信任問題,在美股面臨信任問題的聚美在其業務發展的根據地依然嚴重,國內資本市場還未迎來任何一個主流電商平臺的回歸,在A股市場風光不再的時候,聚美還能創富?
最后,私有化價格每股ADS 7美元不及其發行價的三分之一,更不及其高峰期價格的四分之一,大量網友在美股社區吐槽,聚美私有化股價太低,稱陳歐有打壓股東進行私有化的嫌疑。
另外,還有網友稱,陳歐近用三分之一的價格就能進行私有化,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陳歐就能獲利兩倍,雖然該計算并沒得到任何依據,但是私有化價格過低的問題依然是陳歐不可避免的問題。
甚至有消息稱,聚美將迎來又一大波的訴訟,陳歐是選擇賠錢走人還是迎難而上呢?反正,陳歐將中概股在美國投資人心中漸漸恢復的信心又打碎了一次。
以下是 聚美優品 CEO陳歐公開信全文:
各位親愛的聚美同事:
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聚美私有化的消息。雖然關于聚美會私有化的傳聞從去年年中就鬧得沸沸揚揚,在經過謹慎的考慮后,基于對目前業務環境和資本環境的判斷,我們做出了這個決策。我堅信,此時此刻的私有化決策,對公司,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里程碑一樣的戰略意義:
1、在目前的美股市場,我們被嚴重低估了。
雖然每一個私有化的公司都會強調自己被市場低估了,這看起來是陳詞濫調,但對于聚美來說,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在資本瘋狂,無數電商瘋狂燒錢,巨額虧損的惡劣競爭環境下,聚美仍然可以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維持優秀的盈利能力。
在上市以來,我們也在高速公路換輪胎,短短一個季度換成了向跨境電商的轉型,成為中國第一的跨境電商。我們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證明了我們優異的執行力,我們的股價卻沒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價值,甚至低于一些在規模和盈利能力上遠遠落后我們的公司。
2、私有化有利于公司在轉型期更靈活,做更長期的決定,能讓公司更好的應對轉型和競爭。
今年顏值經濟的戰略,無疑需要我們在公司長期的發展上有更多的投入。作為一個非上市公司,我們可以更好的沉下心來做最正確的事情,而不用被股價和財報分散精力。
3、私有化意味著公司再次進入創業的過程,也能給公司的同事們帶來更好的回報。
經過私有化,我們也可以更靈活的去激勵公司優秀的同事們,讓更多的人去享受創業帶來的財務回報。
聚美從創業開始,僅憑1300萬美金的融資,就能在惡劣的電商競爭中廝殺出來,連續盈利并在四年時間就完成公司上市,創造了一個奇跡。這次私有化,無疑對公司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新起點,也是我們價值回歸和奔向下一次創業奇跡的重要時刻。
新的一年,戰斗已經開始,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火力全開,激情無限的迎接3月1日6周年慶促銷盛典。無限期待聚美新的業務線在3月1日展露鋒芒,大家一起加油!
截止本周三, 聚美優品 市值僅為9.25億美元,與2014年5月16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日相比,市值縮水了近30億美元。
消息傳出后,引來投資者一片異議。盡管每股7美元的價格較聚美過去1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高出26.6%。但2014年5月16日, 聚美優品 是以每股22美元的發行價IPO,私有化價格僅為發行價的1/3,上市不到兩年, 聚美優品 為投資人創造的回報為-69%。
聚美優品 私有化引來罵聲一片
聚美優品 不是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電商,同樣也不是第一個私有化回歸的企業。2012年,阿里巴巴曾以每股13.5港元的價格,回購阿里巴巴B2B余下股份并將該公司退市,13.5港元也恰好是阿里巴巴B2B在2007年上市時的發行價。阿里巴巴以發行價格退市,當時就曾經引起業界一片嘩然,爭議不斷。
可想而知, 聚美優品 私有化價格僅為發行價的3成,將引起美股投資人的多少不滿。而且過去一年, 聚美優品 股價持續走低,私有化價格與歷史最高點(2014年8月10日,股價37.99美元)相比,不足2成,這意味著在過去一年堅定持有 聚美優品 的投資者將大面積套牢。
有投資者直言, 聚美優品 的這一行為無異于趁火打劫。更有投資人士表示, 聚美優品 刷新了中概股的新下限,將可能引發海外投資人對中國概念股新一輪的信任危機。
據媒體報道,某持有 聚美優品 的投資者相對冷靜地做出了評論,稱“最近一直跌,就怕聚美管理層趁著大跌私有化,結果剛到猴年聚美就以7塊的價格私有化。價值投資對中概股來說就是個笑話啊,中概股不敢碰了。不私有化還有回本的希望,私有化了就是被活生生的搶走了帶血的籌碼!”
不冷靜的網友更直指 聚美優品 的管理層,套用 聚美優品 的宣傳語“我是XX,我為無恥代言”,此句被評為最佳評論。
實際上,早在去年5月曾有媒體稱,陳歐表示 聚美優品 被嚴重低估,正積極研究回歸A股。而據騰訊科技了解,在過去的半年中, 聚美優品 一直在進行私有化評估。
在過去一年中, 聚美優品 股價一直持續走低。2015年12月, 聚美優品 曾宣布推出一項股票回購計劃。根據這項計劃, 聚美優品 可在未來12個月時間里回購價值最高為1億美元的公司股票。
當年 聚美優品 的風光上市,伴隨著外界不少的質疑,在行業人士認為, 聚美優品 雖然掛牌上市,但是仍然無法擺脫貨源存疑的問題。
果然,在上市后半年之際,因假貨風波, 聚美優品 在震蕩中一路下行,狂跌近4個月。2015年1月15日卻跌至12.15美元,短短四個月市值縮水至17.6億美元,蒸發了三分之二。
聚美的股價在短時間內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變化,凈利潤以及利潤率的數據表現都失去了往日的增長,甚至在2015年的三季度, 聚美優品 的財報顯示, 聚美優品 迎來了上市之后的首次財報虧損,凈虧損為人民幣8690萬元,去年同期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2億元,凈虧損率為4.5%。
雖然陳歐表示該虧損為一次性的,但是不可否認,轉型帶來的影響短時間內聚美依然無法得到良好的消化,甚至在品類升級的過程中, 聚美優品 又面臨了大量的競爭,美股投資人甚至將 聚美優品 的股價評級定為“賣出”,這或許是風光的陳歐所不愿意看到的。
退市了聚美就能過上好日子?
現如今, 聚美優品 從美股的退市意味著公司又將重新進入創業階段,而退市之后 聚美優品 又將直面像唯品會等國內眾多的競爭對手。
而陳歐在內部信中則表示, 聚美優品 在美股市場被嚴重低估,而私有化將讓 聚美優品 在轉型期更加靈活。內部信中,陳歐并未表示未來是否會進入國內股市,只是表示作為非上市公司,可以沉下心來做最正確的事情,而不用被股價和財報分散精力。
雖然陳歐宣稱聚美的股價被嚴重低估,但是,私有化回歸難道就能解決聚美的被低估的問題?
不難判斷,私有化回歸之后聚美在業務層面依然將面臨幾大問題的困擾:
1.貨源問題,化妝品供應鏈的問題依然需要完善。
2.競爭問題,傳統化妝品品類聚美面臨各大電商的競爭。而在近期大力推進的跨境電商領域聚美的競爭更甚。
3.投資人的信任問題,在美股面臨信任問題的聚美在其業務發展的根據地依然嚴重,國內資本市場還未迎來任何一個主流電商平臺的回歸,在A股市場風光不再的時候,聚美還能創富?
最后,私有化價格每股ADS 7美元不及其發行價的三分之一,更不及其高峰期價格的四分之一,大量網友在美股社區吐槽,聚美私有化股價太低,稱陳歐有打壓股東進行私有化的嫌疑。
另外,還有網友稱,陳歐近用三分之一的價格就能進行私有化,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陳歐就能獲利兩倍,雖然該計算并沒得到任何依據,但是私有化價格過低的問題依然是陳歐不可避免的問題。
甚至有消息稱,聚美將迎來又一大波的訴訟,陳歐是選擇賠錢走人還是迎難而上呢?反正,陳歐將中概股在美國投資人心中漸漸恢復的信心又打碎了一次。
以下是 聚美優品 CEO陳歐公開信全文:
各位親愛的聚美同事:
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聚美私有化的消息。雖然關于聚美會私有化的傳聞從去年年中就鬧得沸沸揚揚,在經過謹慎的考慮后,基于對目前業務環境和資本環境的判斷,我們做出了這個決策。我堅信,此時此刻的私有化決策,對公司,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里程碑一樣的戰略意義:
1、在目前的美股市場,我們被嚴重低估了。
雖然每一個私有化的公司都會強調自己被市場低估了,這看起來是陳詞濫調,但對于聚美來說,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在資本瘋狂,無數電商瘋狂燒錢,巨額虧損的惡劣競爭環境下,聚美仍然可以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維持優秀的盈利能力。
在上市以來,我們也在高速公路換輪胎,短短一個季度換成了向跨境電商的轉型,成為中國第一的跨境電商。我們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證明了我們優異的執行力,我們的股價卻沒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價值,甚至低于一些在規模和盈利能力上遠遠落后我們的公司。
2、私有化有利于公司在轉型期更靈活,做更長期的決定,能讓公司更好的應對轉型和競爭。
今年顏值經濟的戰略,無疑需要我們在公司長期的發展上有更多的投入。作為一個非上市公司,我們可以更好的沉下心來做最正確的事情,而不用被股價和財報分散精力。
3、私有化意味著公司再次進入創業的過程,也能給公司的同事們帶來更好的回報。
經過私有化,我們也可以更靈活的去激勵公司優秀的同事們,讓更多的人去享受創業帶來的財務回報。
聚美從創業開始,僅憑1300萬美金的融資,就能在惡劣的電商競爭中廝殺出來,連續盈利并在四年時間就完成公司上市,創造了一個奇跡。這次私有化,無疑對公司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新起點,也是我們價值回歸和奔向下一次創業奇跡的重要時刻。
新的一年,戰斗已經開始,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火力全開,激情無限的迎接3月1日6周年慶促銷盛典。無限期待聚美新的業務線在3月1日展露鋒芒,大家一起加油!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市值縮水近30億美元后 聚美優品私有化竟因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