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發展,大賣場的優勢正在失去。如果比較商品品種,網上賣場可以是實體賣場的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價格上實體賣場也相對“更貴”,除了蔬菜、水果、鮮肉、熟食等少數幾個門類的產品外,大賣場對于電商的沖擊幾乎沒有“還手”之力。而且,大賣場業態的利潤率每況愈下,有些業者的凈利潤率甚至只有2%左右。
從去年開始,各家零售企業巨頭發布戰略計劃:在線上線下激烈搶奪超市這一塊“大奶酪”的同時,傳統大賣場爭相放下“架子”邁進“小時代”,轉型“ 小而美 ”。
何謂“ 小而美 ”業態?
“ 小而美 ”并非新詞。早在2009年,馬云就提出了這個概念。正如他所料,如今“ 小而美 ”業態已成為零售企業的重要取勝之道。
何為“ 小而美 ”?“小”,不是市場小,而是細分市場,滿足某個群體認同的需求;“美”,是細節之處讓用戶感動,從產品、營銷、服務等多維度打造最佳客戶體驗。也就是說,“ 小而美 ”,可以是滿足某個群體認同的需求,可以是經營方式的創新,也可以是讓用戶感動的獨特服務。
如果說傳統商業是“普商”,銷售對象是全體消費者,那么,“ 小而美 ”業態就是市場細分化、商業多元化,關注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超市巨頭紛紛向“ 小而美 ”業態轉變
隨著便利店、社區小型零售商店、精品超市等業態在城市街頭的增多,同質化現象也日益顯現。不少便利店等同于縮小版的大賣場,目標客戶群模糊。未來這些“ 小而美 ”業態將成為零售企業未來競爭的主角。
下面小編為大家簡要梳理一下超市巨頭在中國大陸地區轉型“ 小而美 ”業態布局和舉措。
華潤萬家:樂購Express從2015年4月在深圳開出首家店,截至目前,樂購Express已相繼進駐深圳、廣州、杭州、蘇州、天津等城市,并將不斷向全國重點城市擴張,未來,這種業態將成為華潤萬家重點發展的主力業態之一。幾乎與樂購Express同步,華潤萬家便利店也在2015年開始升級,升級并拓展“VANGO便利店”是華潤萬家未來布局的重要一步。
人人樂:2015年8月,人人樂發布公告稱,擬以不低于17.56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股份,募集不超過23.2億元的資金。其中13.9億元將計劃用于“ 小而美 ”的社區生活超市,公司表示,未來三年內將在各地新建500家社區生活超市。
家樂福:2014年11月,家樂福中國就在上海開了第一家 easy家樂福。在2015年,又在上海試水開設了更多的easy家樂福,目前已有7家easy家樂福。easy家樂福更準確定義是鄰家超市,而不是便利店。它與一般的社區便利店最大的不同是營業面積大、產品種類多、更注重體驗。每家店約有250-400平米,約4000個產品品類。
麥德龍:2014年11月,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叫做“合麥家”的便利店,加盟商可以從麥德龍進貨大部分商品,但并非必須100%經營由麥德龍供貨的產品。麥德龍中國區總裁席龍表示,“合麥家”適合在學校、小區、醫院周邊等場所經營,服務對象更廣泛。
正大集團:泰國正大集團旗下卜蜂蓮花在大賣場業態艱難扭虧后,從去年4月開始,依次在上海、成都等地開出了7家正大優鮮便利店,正大優鮮集合了全集團的資源,被寄予厚望,明年開始僅北京就計劃開出50家店。
大潤發:為配合飛牛網O2O千鄉萬館計劃的落地,商超巨頭“大潤發”開始試水便利店,2014年12月18日,國內首家新概念超級便利店——“喜士多”云超市在南通市通州灣濱海園區開業。未來,“喜士多”云超市計劃以特許經營模式擴張便利店。
大賣場巨頭們為何紛紛轉型“ 小而美 ”業態?
經濟下行,由于租金價格和人工成本的飛漲,大賣場不好做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轉型成為了各大傳統零售巨頭必走行徑。但是,為什么零售巨頭們都紛紛轉型“ 小而美 ”業態呢?
這是因為大賣場高速擴張的勢頭已不再,高增長、低成本時代一去不復返,渠道下沉已經成為不可遏止的趨勢,這就意味著“粗放式”經營進入了一個階段的淘汰期。另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90后和00后,他們更加注重時尚與個性化消費,傳統大賣場購物環境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就會面臨行業內的重新洗牌。
在Tesco工作多年的一位資深人士表示,大賣場規模過大造成成本高、坪效低;相反,小店成本低且運作靈活,坪效高,利潤率也高,即便嘗試失敗則“調頭”也相對容易,因此便利店是目前被譽為“ 小而美 ”的轉型最佳選擇之一。
“ 小而美 ”業態未來發展要面對那些難題?
在海外市場,家樂福、TESCO等零售巨頭都有多種業態,其中包括了主打雜貨與生鮮的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但與中國便利店不同,這些巨頭們在海外的便利店會有大量生鮮食品,相當于替代了傳統農貿市場。可是結合了生鮮的小店在中國市場并不好運作,因為中國消費者的習慣與海外不同。
在中國大陸地區,要做“ 小而美 ”業態,首先要過盈利關。如果不采用加盟形式,普通的社區便利店很難做到。而如果采用了加盟的形式,擺在大賣場面前的又會是管理復雜,商品品質難以控制的問題。
除了盈利,大賣場做“ 小而美 ”業態還要過物流配送關口。除了華潤等少數幾家設置了物流中心的企業外,其他一些大型超市巨頭都是由各家供貨商自己負責物流配送,定期把自己的商品送到超市,超市本身并沒有專門物流配送團隊。這種模式,大賣場可以運行無礙,但換作“ 小而美 ”業態卻行不通。
另外大賣場跨界開“ 小而美 ”業態還要解決不少問題:如何應對經營成本上漲,怎樣與線上電商相融合……這些狀況都要一一解決。
從去年開始,各家零售企業巨頭發布戰略計劃:在線上線下激烈搶奪超市這一塊“大奶酪”的同時,傳統大賣場爭相放下“架子”邁進“小時代”,轉型“ 小而美 ”。
何謂“ 小而美 ”業態?
“ 小而美 ”并非新詞。早在2009年,馬云就提出了這個概念。正如他所料,如今“ 小而美 ”業態已成為零售企業的重要取勝之道。
何為“ 小而美 ”?“小”,不是市場小,而是細分市場,滿足某個群體認同的需求;“美”,是細節之處讓用戶感動,從產品、營銷、服務等多維度打造最佳客戶體驗。也就是說,“ 小而美 ”,可以是滿足某個群體認同的需求,可以是經營方式的創新,也可以是讓用戶感動的獨特服務。
如果說傳統商業是“普商”,銷售對象是全體消費者,那么,“ 小而美 ”業態就是市場細分化、商業多元化,關注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超市巨頭紛紛向“ 小而美 ”業態轉變
隨著便利店、社區小型零售商店、精品超市等業態在城市街頭的增多,同質化現象也日益顯現。不少便利店等同于縮小版的大賣場,目標客戶群模糊。未來這些“ 小而美 ”業態將成為零售企業未來競爭的主角。
下面小編為大家簡要梳理一下超市巨頭在中國大陸地區轉型“ 小而美 ”業態布局和舉措。
華潤萬家:樂購Express從2015年4月在深圳開出首家店,截至目前,樂購Express已相繼進駐深圳、廣州、杭州、蘇州、天津等城市,并將不斷向全國重點城市擴張,未來,這種業態將成為華潤萬家重點發展的主力業態之一。幾乎與樂購Express同步,華潤萬家便利店也在2015年開始升級,升級并拓展“VANGO便利店”是華潤萬家未來布局的重要一步。
人人樂:2015年8月,人人樂發布公告稱,擬以不低于17.56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股份,募集不超過23.2億元的資金。其中13.9億元將計劃用于“ 小而美 ”的社區生活超市,公司表示,未來三年內將在各地新建500家社區生活超市。
家樂福:2014年11月,家樂福中國就在上海開了第一家 easy家樂福。在2015年,又在上海試水開設了更多的easy家樂福,目前已有7家easy家樂福。easy家樂福更準確定義是鄰家超市,而不是便利店。它與一般的社區便利店最大的不同是營業面積大、產品種類多、更注重體驗。每家店約有250-400平米,約4000個產品品類。
麥德龍:2014年11月,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叫做“合麥家”的便利店,加盟商可以從麥德龍進貨大部分商品,但并非必須100%經營由麥德龍供貨的產品。麥德龍中國區總裁席龍表示,“合麥家”適合在學校、小區、醫院周邊等場所經營,服務對象更廣泛。
正大集團:泰國正大集團旗下卜蜂蓮花在大賣場業態艱難扭虧后,從去年4月開始,依次在上海、成都等地開出了7家正大優鮮便利店,正大優鮮集合了全集團的資源,被寄予厚望,明年開始僅北京就計劃開出50家店。
大潤發:為配合飛牛網O2O千鄉萬館計劃的落地,商超巨頭“大潤發”開始試水便利店,2014年12月18日,國內首家新概念超級便利店——“喜士多”云超市在南通市通州灣濱海園區開業。未來,“喜士多”云超市計劃以特許經營模式擴張便利店。
大賣場巨頭們為何紛紛轉型“ 小而美 ”業態?
經濟下行,由于租金價格和人工成本的飛漲,大賣場不好做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轉型成為了各大傳統零售巨頭必走行徑。但是,為什么零售巨頭們都紛紛轉型“ 小而美 ”業態呢?
這是因為大賣場高速擴張的勢頭已不再,高增長、低成本時代一去不復返,渠道下沉已經成為不可遏止的趨勢,這就意味著“粗放式”經營進入了一個階段的淘汰期。另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90后和00后,他們更加注重時尚與個性化消費,傳統大賣場購物環境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就會面臨行業內的重新洗牌。
在Tesco工作多年的一位資深人士表示,大賣場規模過大造成成本高、坪效低;相反,小店成本低且運作靈活,坪效高,利潤率也高,即便嘗試失敗則“調頭”也相對容易,因此便利店是目前被譽為“ 小而美 ”的轉型最佳選擇之一。
“ 小而美 ”業態未來發展要面對那些難題?
在海外市場,家樂福、TESCO等零售巨頭都有多種業態,其中包括了主打雜貨與生鮮的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但與中國便利店不同,這些巨頭們在海外的便利店會有大量生鮮食品,相當于替代了傳統農貿市場。可是結合了生鮮的小店在中國市場并不好運作,因為中國消費者的習慣與海外不同。
在中國大陸地區,要做“ 小而美 ”業態,首先要過盈利關。如果不采用加盟形式,普通的社區便利店很難做到。而如果采用了加盟的形式,擺在大賣場面前的又會是管理復雜,商品品質難以控制的問題。
除了盈利,大賣場做“ 小而美 ”業態還要過物流配送關口。除了華潤等少數幾家設置了物流中心的企業外,其他一些大型超市巨頭都是由各家供貨商自己負責物流配送,定期把自己的商品送到超市,超市本身并沒有專門物流配送團隊。這種模式,大賣場可以運行無礙,但換作“ 小而美 ”業態卻行不通。
另外大賣場跨界開“ 小而美 ”業態還要解決不少問題:如何應對經營成本上漲,怎樣與線上電商相融合……這些狀況都要一一解決。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小而美業態受商超巨頭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