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退出KTV領域后,一場大刀闊斧的關店行動正在 萬達百貨 進行。記者昨日獲悉,萬達近期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著手45家 萬達百貨 的關閉工作,目前關店動作正在進行中。這是自今年初10家 萬達百貨 關店之后, 萬達百貨 第二次的大規模調整。
現場:一 萬達百貨 1/3專柜已撤場
昨日,記者來到某萬達廣場的 萬達百貨 區域,發現約有1/3的專柜已撤空,而仍在經營的專柜正在進行清倉甩賣,部分專柜甚至打出“一件不留”的標語,但是現場逛街的顧客寥寥無幾。
有男裝銷售人員告訴廣州日報記者,準備在這兩天撤場。該人員還告訴記者,該百貨在7月初就開始有專柜陸續撤出。根據資料顯示,該 萬達百貨 在去年11月開業,占據所在萬達廣場的1~5樓。
有接近萬達的相關人士透露,7月初,萬達商管與 萬達百貨 兩家公司合并,隨后,內部就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著手45家 萬達百貨 的關閉工作。“原來的計劃是月底完成,不過最新的要求是抓緊完成,并沒有時間限制。”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百貨撤走后,騰出來的地方將進行租賃,引進零售、體驗等各種業態。“具體要等待最終招商結果出來。”相關人士說。
而實際上,早在今年1月初,萬達就決定關閉10家嚴重虧損的百貨店,同時壓縮25家經營不善的百貨樓層。當時,廣東關閉了東莞的長安門店。
“與年初關閉嚴重虧損門店不同,此次大規模關店,我們也感到很意外,因為其中涉及不少是新開門店,連培育期都未過。”該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但萬達并沒有公開關店的原因。
業態:上半年零售企業關店121家
廣東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認為, 萬達百貨 關店的重點還是那些經營狀況不理想的門店。“ 萬達百貨 當初能夠出現是為了配合萬達城市綜合體的快速擴張,而當前,購物中心的招商發展模式也發生變化,百貨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店,加上近幾年百貨業持續低迷,‘壯士斷臂’是萬達最明智的選擇。”
記者觀察到,百貨業務增速下滑是不爭的事實,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據聯商網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其中百貨業態關閉25家。幾乎囊括了中國當前所有最知名的企業,包括 萬達百貨 、馬莎百貨、天虹商場、陽光百貨、百盛百貨、津樂匯百貨等。
萬達集團官網上披露的信息也顯示, 萬達百貨 今年上半年收入129.9億元,同比增長17%;新開業3家店,累計開業86家店。而今年1月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4年工作報告》中提及,去年 萬達百貨 新開店24家,累計開店99家,收入256億元,同比增長65.3%;完成利潤目標??梢?,截至今年上半年, 萬達百貨 開店累計減少了13家。
而此次大規模關店,涉及關店和調整的 萬達百貨 門店占據總數的一半以上。這一數據與王健林此前對 萬達百貨 經營狀況的表述基本一致。王健林曾表示, 萬達百貨 差不多一半是虧損的,一半是盈利的,合并報表是虧損的。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即使盈利的 萬達百貨 門店留下來也會因此次的關店遭受一場新的考驗,畢竟關店的門店中不少供應商是同時與多家門店合作的,一旦關店就避免不了為供應商帶來裝修、庫存等多方面的利益損失,這也給供應商繼續與 萬達百貨 其他門店的合作帶來影響。
調整后:百貨業務的地位下降
記者發現,對于萬達集團來說,商業地產、連鎖百貨、高級酒店和文化旅游并列為四大核心產業。不過隨著房地產黃金時代的終結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萬達對四大支柱產業的定位也在發生變化。
在萬達集團2015年上半年工作會議上,王健林表示,萬達集團2018年將全面轉型為服務型企業,服務業收入、凈利潤占比超過65%,公司將形成萬達商業、文化產業、金融產業、電子商務新的四大支柱產業。
在新的規劃中,商業地產和百貨在集團里的地位下降,已是不爭事實。
與百貨關店同命運的,是萬達集團旗下大歌星KTV的大量轉讓。去年9月,大歌星有13家門店就因經營不善而關店。最新消息是,萬達大歌星剩下的80多家門店將全面退出,涉及濟南、青島、撫順、馬鞍山、蚌埠等城市,這些門店或被轉讓,或改變成餐飲、商鋪等其他業態。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萬達百貨開店減少 實體百貨發展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