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狂人”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除了面臨向數字科技企業轉型的問題,廣告行業的巨頭們還正承受著來自企業的壓力。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客戶 寶潔 正打算通過減少其合作廣告商的數量,以減少其在市場推廣上的開支,并希望能夠借此舉節省5億美元左右的費用。
寶潔 公司首席財務官Jon Moeller上周四表示,這家日化巨頭正計劃“大大簡化和減少”廣告代理、媒介購買、公關、包裝設計和店內促銷等多個方面的成本。
寶潔 目前并沒有披露他們在代理商方面的花費,但《華爾街日報》援引 寶潔 前雇員稱,公司大概花費15%的開支在廣告預算上。
同時報道表示,在去年的前6個月, 寶潔 就花費了92億美元用于廣告投放。
2014年8月, 寶潔 宣布剝離過去3年銷售一直下降、年銷售不足1億美元的小型品牌,轉而專注于包括汰漬洗衣液和幫寶適尿布在內的70-80個核心品牌。除了大幅度縮減開支,減少合作廣告商數量的另一個原因是隨著剝離品牌路線的逐漸清晰,這些在世界各地服務于 寶潔 內部不同品牌的廣告服務商也將隨之被剝離。
Moeller先生在周四表示,“我們所討論的是如何讓可以產生效益的資金投入變得有效和實際。”
讓整個廣告行業擔憂的不僅是 寶潔 。隨著大公司通過削減開支抵御緩慢的經濟增長,作為金主的諸多消費品巨頭如聯合利華、歐萊雅、可口可樂、強生和Visa正在評估他們手中近200億美元媒介購買力中的部分廣告費用。
據《華爾街日報》粗略統計,聯合利華去年在廣告和營銷上花費費用為70億美元,目前該公司也正在審視其全球媒介購買業務,據知情人士透露,此舉旨在“節約成本并提升效率”。
同時,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零食巨頭億滋國際也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對其媒介購買業務進行重新審核考量,公司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億滋與媒體的合作要到年底才到期,目前公司尚無媒體評論。
此外,令廣告公司和從業者感到難受的還有客戶對他們日益嚴苛的評估方式。
全球最大的廣告傳播集團WPP的董事長Martin Sorrell上周四表示,客戶們“對花銷評估越來越苛刻”,由于很多公司都不景氣,所以這一趨勢將會持續。
全美廣告商協會近期研究顯示,盡管72%的客戶認為他們支付的金額是比較適當的,但是只有40%的廣告代理公司認為他們得到了公平償付。Ann Billock是Ark顧問公司的合伙人,主要為企業在代理公司的選擇上提供建議,“他們總是覺得你可以再更多的壓榨一點勞動力。”她說道,“如果削減費用幅度太大,那么代理公司就可能被迫裁減雇員。”
隨著這種友好關系離開的,還有像李奧貝納和好事達公司那樣長達57年的合作方式,據媒體資訊公司Drexler Fajen & Partners表示,幾十年前,一般的主顧關系為7年左右?,F在大約是3年半,而聯合利華的媒介購買代理一般是每三年審查一次。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寶潔正大幅削減廣告開支 “廣告狂人”成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