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全國主要 零售 企業共計關閉201家門店,創歷年之最。如何吸引消費者并保持業績增長,這道事關生存的命題正考驗著傳統 零售 商。今年以來,重慶市以百貨、購物中心及超市為代表的 零售 商正以三種方式開始各自的突圍進程。去百貨化、聯手專業團隊、細化管理環節成為其切入點。
全場低至3折起、滿300送200,甚至送300、滿額即送大禮包……自去年“雙11”以來,我市以百貨為代表的各類 零售 商就沒停止過瘋狂的促銷大戰。然而,熱鬧的促銷大戰背后,傳統 零售 商正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最新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主要 零售 企業共計關閉201家門店,創歷年之最。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何吸引消費者以保持業績增長正成為傳統 零售 商的生死考驗。
冷
百貨促銷不斷
優惠幅度大
“每天打開微信朋友圈,都能收到各類百貨商超的促銷推送信息。”在外資企業上班的80后白領舒暢昨日告訴記者,“相比過去,現在幾乎周周都有促銷。”
隨后,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從去年的“雙11”開始,包括重百、新世紀、家樂福、永輝在內的各大百貨、購物中心及超市,已推出了各種以周年慶、瘋狂折扣、節日優惠為主題的促銷活動。
而在優惠幅度方面,記者也發現, 零售 商們的力度一個比一個大。比如,觀音橋商圈新世紀百貨世紀新都店去年12月26日到28日,推出活動:服飾類滿300元送150元現金券。而到了今年1月16~18日,世紀新都9周年慶活動甚至將促銷力度加碼為“滿400送300”。
熱
消費者興趣淡
業績藏隱憂
“與往年相比,目前商場促銷活動的確更密集。”昨日,新世紀百貨某商都相關負責人向商報記者透露,今年比較特殊,元旦與春節間隔時間比較長,且年初的銷售業績決定了賣場全年的業績走勢,所以大家非常看重,大打促銷戰也是必然。
然而,面對密集的促銷戰,消費者們卻感覺有些“疲”。舒暢就直言,“已經有點‘審美疲勞’了”。
市民董素華也表示,商場打折成為常態之后,她已不再沖動消費,還是要根據需求才決定是否購物。
“商場里商品的價格本來就高,即使打折促銷也沒有多大的吸引力,我還是習慣網上買。”作為80后的梁瀟告訴商報記者。
多位主城大型百貨的高管也在商報記者的采訪中無奈地坦言,雖然促銷活動的力度很大,但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卻愈發小。“就拿去年年底的周年慶為例,同比業績持平。”遠東百貨相關人士透露。
從整個行業的維度來看,情況同樣不太樂觀。今年1月22日,國內 零售 業第一門戶網站發布了《2014年主要 零售 企業關店統計》。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國主要 零售 企業(百貨、超市)共計關閉201家門店,較2013年關閉35家增長474.29%,創歷年之最。
“上述數據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目前傳統 零售 企業的一個窘境:引客力度上不去,業績就無法保障。”昨日,市 零售 商協會秘書長李運楊分析。
調查
各路 零售 商突圍三途徑
百貨:增加體驗業態
就在今年1月7日,萬達方面就傳出信號:將關閉嚴重虧損的百貨大樓,并壓縮經營不善的百貨樓層。還有消息稱,萬達將在全國范圍內關閉百貨10家,壓縮25家百貨樓層。
盡管關閉的百貨中并未涉及重慶市場,但壓縮的25家百貨樓層中就有重慶萬州萬達百貨的名字。“我們已經接到來自總部的調整通知。”昨日,萬州萬達廣場市場部人士向商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
對于具體如何調整,萬州萬達廣場市場部人士表示暫不方便透露。不過該人士稱,減少 零售 比例,增加餐飲、娛樂等服務的比例,增強體驗式消費、減少拎包式消費仍是調整的大方向。
去百貨化的不止萬達。昨日上午,商報記者來到位于沙坪壩的王府井百貨看到,原先位于負二樓的超市已經關閉。“超市區域已改建成童裝和親子樂園;而原來6樓的童裝區則改為餐飲。”王府井百貨沙坪壩店人士透露,同時王府井還對商場的品牌架構做出了一些調整,同樣也將增加體驗式服務項目。
購物中心:聯姻專業團隊
昨日下午,當商報記者走訪英利國際廣場時發現,和街道上繁華喧鬧的場景相比,購物中心內稍顯寂寥。值得注意的是,門前的兩塊醒目廣告牌上,一個印著英利國際廣場,一個印著英利大融城。
早在去年6月,作為江北大融城股東之一的光大控股通過認購成為英利國際置業的第二大股東。根據雙方簽訂的框架合作諒解備忘錄,未來,光大控股及英利將共同合作投資現有項目及儲備項目。
“大坪英利國際廣場購物中心或將迎來業態調整,并由大融城運營方接手。”昨日,江北大融城方面負責人透露。據了解,此次調整后,商場的負一樓進駐多家平價小吃店鋪,而1樓和2樓則以年輕人喜歡的快時尚品牌為主。英利·大融城’預計今年上半年正式與消費者見面。”上述負責人透露。
“通過引入新的控股方,本意就是借股權結構調整來提振商業經營績效。”昨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分析,引入商業管理公司來強化商業運營的做法,一直是地產開發商尋求業績提升的重要途徑。“對于此類商業管理公司而言,也希望尋找一些改造價值大、后續商業收入高的項目。兩者的結合是從共贏角度出發的。”嚴躍進表示。
超市:細化管理環節
“我們這次做得比較大的調整就是增加收銀臺,還開通了支付寶錢包付款渠道,節省顧客排隊的時間。”昨日,當商報記者來到位于龍湖西苑附近的卜蜂蓮花超市時,超市營業員介紹。
商報記者現場觀察發現,調整后的一樓為部分鞋包品牌和餐飲等商家設置了專柜,另外,在超市內設置了很清晰的產品類別的指示牌等。“此次龍湖店的改造投入了400多萬元。”昨日,卜蜂蓮花重慶方面人士透露,未來卜蜂蓮花其余的在渝門店也將進行升級調整。
與此同時,商報記者打探到,目前新世紀超市的內部調整也進入尾聲。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士透露,此前,重百就專門成立了百貨事業部和超市事業部。“不過,之前,新世紀百貨旗下各商都內的超市在一些管理方面并未完全納入超市事業部。”該人士透露,調整后,原商都內的超市在管理、核算、費用及業績考核等多方面統一納入超市事業部。
在我市 零售 行業分析人士看來,重百方面關于超市以及卜蜂蓮花的調整動作看似小,但實質是從粗放式管理轉向專項明確責任劃分、服務環節精細化,優化自身管理,最終受益的還是消費者。
縱深
去百貨化效果有待檢驗
“依賴于密集促銷拉動業績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調整或變革已成為傳統 零售 業的新常態。”昨日,市 零售 商協會秘書長李運楊表示,過去,由于科技不發達,價格信息不對等,以百貨為主的傳統 零售 商們不用過多促銷即可坐等消費者前來消費。
李運楊分析,電商的興起帶動價格信息透明化,加上消費趨向多元化,單一的價格促銷方式已難以滿足當前消費者的需求,“未來, 零售 商與供應商加強合作,整合資源及供應鏈條,提供性價比高的商品,才能真正重新吸引消費者。”
“當然,我們也看到,去年以來,包括百貨、購物中心及超市在內的三路 零售 商也在以多種形式實施變革。”李運楊表示,但不少 零售 商去百貨化的效果仍有待檢驗。李運楊說,這是對體驗式的一種誤讀,體驗并不僅僅指吃喝玩樂,百貨企業的經營重心還是應回歸到對于商品的細心經營,因此,萬變不離其宗,強化商品運營和管理能力方是出路。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零售業寒冬降臨 重慶零售商以3種方式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