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良心話,沒有貨源、也不懂運營的新手們,“開網店”最好從“一件代發(無貨源)”開始。
不論“有錢”還是“沒錢”,“一件代發(無貨源)”絕對是“開網店”最靈活、風險最低、操作便捷的運作模式。
不用壓倉、不用做圖、不用產品更新,賣一件就找上家發一件,賺取中間差價。
這種投入小、風險低、操作靈活等特性,為新手、微小團隊節省了大量時間、精力、資金等成本,同時規避很多麻煩,可以全神貫注的投入學習及摸索中。
當你通過“一件代發(無貨源)”每天賣出三五單,再考慮“小額批發”等追加投入。
跟咱們現實中做生意一樣,從擺地攤到開實體、從開實體到搞連鎖,一步步穩打穩扎、做大做強。
我這個觀點,實在吧?
實不相瞞,我在2013年創業的時候,也曾資金有限,不得不選擇“一件代發”啟動店鋪。
很多創業歷程,真實可查。
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我先不說別的品類,就單是母嬰項目,每天銷售額在5萬上下、行業top前100.
一直到店鋪穩定,才開始成立公司,一步步做到今天。
所以,我對“一件代發(無貨源)”的了解、理解,實在太深刻太透徹了。
不論是運營邏輯、還是操作環節、或是存在哪些風險、甚至每個實操階段可能出現的誤區,我創業這八年都經歷了。
說良心話,“一件代發(無貨源)”太適合新手開店了。
但注意,這并不代表“一件代發(無貨源)”簡單容易,絕不是隨便找個產品、再一鍵鋪貨、然后找幾個朋友刷刷單,然后躺賺。
盡管我是從“一件代發”發展到“小額批發”,再到“訂貨壓倉”公司化運作的賣家,但仍然不建議大家完全依賴“一件代發(無貨源)”。
因為,這個“輕資產模式”的優點缺點太典型了,很容易達到“上限瓶頸”無法突破;
所以,我一直強調:“一件代發”側重在學習摸索、順道賺點零花錢,有信心了再一步步追加投入、做大做強。
現如今,我雖然已有穩定的廠家、供應商,但我團隊還會借助“代發優勢”完成“選品/測款/湊數”等運營目的。
不說我現實朋友,就我學生,不少人從“一件代發”起步、然后橫向開店、最后變成職業賣家。
有人靠“信息差”搶先做,每天賣兩三單賺點零花錢
也有人掌握了“技術差”,每天賣個六七單賺點生活費
還有人掌握了“信息差”及“技術差”,每個月賺個上萬
更有人掌握“信息差”及“技術差”的同時,擁有“資源整合”的能力,靠個旺季賺個大的
這些,我幾乎每年每個季度都分享過、推薦過一系列的產品及操作邏輯。
我可以非常嚴肅且負責的說,“一件代發”給很多普通人提供了非常非常大的創業機會,完全可以實現“逆襲”的。
但正確理解我這句話,想要從普通人逆襲,所投入的時間、精力等等,是非常非常龐大的,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僥幸、盲目。
我常說的一句話:如果你不是非淘寶不可、如果不是走投無路,我都不建議選擇“開店創業”來受這個苦。
因為,想以“一件代發”賺錢,不僅要具備“清晰的思路”、“明確的目的”,同時必須保持“積極學習”、“耐苦耐勞”的狀態。
畢竟,“一件代發”的門檻極低、且優勢劣勢非常明顯,遠不是隨便“找個產品”、按部就班“上個架”、盲目“懟單/開車”這么簡單。
在這個社會賺錢,說穿了,無非拼幾個層面的優勢:
1)信息差,我知道的,你不知道;
所以,有人靠某個小眾品類、細分產品、潛力爆款,在“信息不對稱”中賺了錢。
2)認知差,我懂得,你不懂;
所以,有人具備商業頭腦、社會閱歷,通過“數據分析”賺了錢。
3)執行差,我搶先做,你不做;
所以,有人通過“信息不對稱”快速反應,撿漏賺了錢。
4)技術差,我持續提升,你原地踏步;
所以,有人通過“差異化競爭力”、“核心技能”賺了錢。
5)資源差,我的渠道/資金/人脈/圈子很豐富,你一人作戰很辛苦;
所以,有人通過“整合資源”賺了錢。
……
你具備的條件越充足、掌握的技能越嫻熟,那么賺錢就越輕松、越簡單、越容易。
這一點,不可否認吧?
所以,你想“空手套白狼”、快速撈一票,就必定得具備某個層面的絕對優勢。
比如,像李佳琦、薇婭一樣“不缺流量”、“不缺熱度”,多的是廠家、品牌合作;
又如,像某個大款、資本方一樣“不缺資金”、“不缺團隊”,多的是燒硬燒市場;
再如,像某些民間高手一樣“不缺技術”、“不缺周轉資金”,多的是方法撈一筆快錢;
如果什么都沒有,你可以想象其中的苦逼與艱辛。
就像打工一樣,想拿高薪,要么靠技術、要么靠業績,這很殘酷、也很現實。
正因為,我是過來人,受過這種苦逼經歷,才不愿意看到新手們一臉懵逼的往里頭沖,最后騎虎難下、或又血本無歸。
我會循環漸進、由淺入深、詳細透徹的剖析所有問題,希望大家有所啟發、舉一反三、少走彎路。
如果,您需要一對一學習、解決問題,請知乎“付費咨詢”,我會更全面透徹的為你解答。
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創業者,不管做什么事,我都主張學會“通過問題思考本質”、根據“邏輯找到解決方式”,先了解、再熟悉、然后決定“干不干”。
所以,我建議新手們,先別忙著“找貨源”、急著“一件代發”等操作,而是結合“自身條件(資金/能力/資源/時間/狀態等)”,務實的思考整個“開店賺錢”的運作框架:
1、資金有限、能力欠缺的基礎上,我“賣什么”可以提高賺錢的概率?
2、在“阿里巴巴”怎么找到靠譜的“供貨商”,避免潛在危機?
3、怎么借助“一件代發”的便利性,提高賺錢的競爭力?
4、通過哪些“高性價”的引流方式推廣、賣出產品?
5、有哪些方式可以提高整店“利潤比”?
6、有沒有可能再“開個店”橫向發展?
根據以上“線條框架”,整個“賺錢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
我們“開店目的”就是賺錢,這跟“擺地攤”一樣,一千也好、一萬也罷,沒誰愿意白忙一場。
所以,給自己定個小目標:開個網店,每月賺5000元,比打工強一點。
但學會分解,一些問題就越來越清晰,比如找什么產品、該怎么規劃、需要多少資金、錢花在哪等等。
1)保證“整店利潤”平均在50元/件,每月“賣100件”即可達到目標;
2)把“100件”側重在不同“產品梯隊”,如:主推60件、輔助30件、利潤款10件;
3)假設整店“轉化10%”,每月“賣100件”需要1000訪客、平均每天30-40訪客;
4)假設30-40訪客,在不考慮付費廣告基礎上,就需要多個“精準二級詞及長尾詞”引流;
5)多個“精準詞”引流,就離不開“操作”,暫以“首月操作100單”為目標,每天約3單;
6)目標3單 X 客單價,等于“每日流動資金”,再乘以“每周為小周期”最大化預估“每周流動資金”;
7)客單價決定傭金,傭金 X “首月100單”,等于首月懟單支出;
8)首月懟單支出+每周流動資金+店鋪基礎投入(如訂購生意參謀、官方促銷工具等)
……
因為,暫未確定產品,關于“所需資金”的結構組成,建議參照我專欄文章:
案例剖析|淘寶開店23天賺30000.新店從0到日發90單運營干貨解剖,新手小白賣家操作步驟教程!56 贊同 · 10 評論文章144 贊同 · 23 評論文章
這項目,除保證金外,前期“硬性投入”的資金1000多、中期“靈活投入”10000多,流動資金約5萬,這與利潤1:3.不算多高的風險吧?
我先不說“旺季”賣得更多,就日常中,刷也好、百度發帖也行、小紅書種草也罷、抖音發視頻也可,再不濟朋友圈廣告,這“100件”不算難吧?
就像在大學后街“擺地攤”,每天風吹雨淋、硬坐幾小時、幾塊幾十收錢,一個月賺個幾千沒問題吧?
這個苦都受不了、還覺得難的很,那真心別開店、別創業了,好好找份工作,別想東想西的。
一、資金有限、能力欠缺的基礎上,“賣什么”提高賺錢的概率?
“產品”決定項目的快與慢、賺不賺錢,但這一切都是基于“自身條件”為前提。
關于“賣什么可以賺錢”,我發現蠻多人幾乎沒有結合“自身條件(資金/能力/資源/時間/狀態等)”去深思熟慮,所以最大概率都以失敗告終。
結合“第一步”,我們想要每個月快速、省錢、高效賣出“100件”,在“能力欠缺”、“資金也很有限”,甚至“時間碎片化”的基礎上,就得非常慎重、嚴肅的思考。
我會優先思考幾個特性:
1、剛需,側重小眾/細分/個性等特征;
2、暴利,保證利潤,賣一單賺一單;
3、投入小,避免超出承受力、風險可控;
4、操作簡單,產品更新換代平穩、SKU少,避免浪費精力。
5、回報快,踩住旺季時間軸,最好2-3個月看到效果;要么熟練了玩法,未來換品類;要么賺了錢,追加投入。
……
因為沒錢,沒底氣,也只能更務實、更現實的基于這幾點,最大化規避“競爭大”、“利潤低”、“市場平穩”、“操作復雜”等行業。
比如,手機殼等低客單、服飾鞋帽等流行品、大家電等高客單,這些我都扛不住。
避免杠精:我并非說“服飾鞋帽”等不能做,而是我們自己處于“什么階段”,就只能務實點干哪些事,這沒毛病吧?
總不至于,兜里就尼瑪5000塊,卻總糾結買法拉利還是勞斯萊斯吧?
基于這幾點特性,大家看到我之前舉例的“聊天截圖”,是不是可以論證對與錯?
沒有思路,可以參考我的“產品線”:
長期在做的產品:小學生護脊減負書包、嬰兒恒溫(防驚跳)睡袋、醫用面膜、大排檔空調扇(取暖器)等,
曾經做過的產品:一洗黑染發劑、美白美牙粉、割草機、灰斗車、中老年人磁療褲、紅外線足療桶、桌面冷氣機、烤火架/烤火被等。
我所做過的產品,無一例外包含:暴利、產品(SKU/款式)有限、投入回報率快(2-3個月)等特征,因為我要養家糊口、還得兼顧團隊,低客單、風險高、周期長等等都耗不起。
還沒思路?我建議,優先看看淘寶、阿里巴巴的細分類目,讓自己有個“認知框架”。
當我們找到“意向產品”,還不要著急,再通過“生意參謀”一步步去了解市場、分析數據、判斷屬性、篩選產品。
比如,“負重背心”,我們從以下幾個數據來判斷“產品”能不能做:
1、搜索人氣,決定“市場需求”
2、搜索熱度,決定“市場變量”
3、轉化率,決定“購買力度值”
4、在線商品數,決定“基礎競爭度”
5、商城點擊占比,決定“顧客最終選擇天貓的比率”
盡管“這些數值”,并非100%準確,但對于“市場動態”的基礎判斷,絕對夠用了;我們再一步步通過“市場調研”、“競品分析”深入評估“這個產品”有沒有搞頭。
比如:在淘寶搜索關鍵詞,看“每個價格”的競爭情況,
以我曾帶著學生干的“婚鞋女”為例,大家可以看到“0-129元”30%用戶喜歡的價位,這類“競品銷量”大都在2000-5000件
“129-206元”60%用戶喜歡的價位,這類“競品銷量”大都在1000-2000件
從這些信息,我們可以大致評估出幾個層面結論:
1)“低客單”比“高客單”較惡劣;基于“5點核心”,我會偏向“高客單”保持利潤;
2)“受青睞”的顏色為“紅色”及“鑲金沙”款;
3)“月銷2000件”真不算競爭惡劣,新手連補單帶賣干到“月銷500件”,難度并不大。
以我們“月銷200件”的目標,利潤50元,這是不是更清晰了?
篇幅有限,我就不一一概括,大家可以看看我專欄文章的選品實戰操作,我敢保證,你對“賣什么”不再糾結。
當我們確定“意向產品”后,優先從“阿里巴巴”了解相關貨源信息。
二、在“阿里巴巴”怎么找到靠譜的“供貨商”,避免潛在危機?
當我們找到“意向產品”后,又接連通過“我的文章”學會了“數據分析”,確定了“這個產品”能做,還是別急著找“一件代發”,而是先“篩選供貨商”!
還是以“婚鞋女”為例,搜索關鍵詞
從結果頁選擇“相關性高的產品”,比如價格適中、顏色匹配、屬性相關性強等等,同時多維度了解供應商的信息。
比如,我建議重點參考“幾個維度”
1、盡可量找“經營較久”的供應商,店鋪那會有年份標識;
2、盡可量找“評分較高”的供應商,這說明店鋪運營認真;
3、盡可量找“更新穩定”的供應商,這說明廠家具備實力;
4、盡可量找“銷量較高”的供應商,這說明店鋪經過認可;
5、盡可量找“回復及時”的供應商,說明團隊完善且熱情;
6、盡可量找“圖文精致”的供應商,說明店鋪具備了專業;
……
等等
注意:上述細節,只是相對論“靠譜”一些,沒必要多糾結。
一個靠譜的、優質的供貨商,絕對能讓我們省下很多精力、時間、資金,甚至在后續的“店鋪運營”中,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斷貨、授權、退貨換貨、產品更新等等。
注意:做生意,是對等的價值交換!!!
我常看到一些新手,在“選擇貨源”時,常因為一兩塊錢、十幾塊錢糾結半天。
老鐵,你本身“訂貨體量”就不大,更何況屬于“白嫖伸手黨”階段,還要求這要求那,你覺得現實不?
這跟泡妞一樣,你特么飯也沒請、電影也沒看、禮物也不送,張口就是麻辣燙、閉口就是如家賓館,這哪個姑娘受得了啊?
將心比心嘛。
有這個糾結的態度,真不如好好琢磨:怎么做好“差異化”賣出去、怎么“賣得更多”。
等你有了“訂單量”,每天咔咔幾十上百單,你再看看廠家的態度。
希望大家具備一些基礎的覺悟:你決心做個生意、賺點錢,一些必要投入的“成本”絕對不能省。
三、怎么借助“一件代發”的便利性,提高賺錢的競爭力?
在上文,我講到,任何生意人,都會在最小投入、承擔最小的風險、創造最大的價值。
所以,線下拿貨也好、小額批發也罷、“一件代發”也行,這只是經營中的“渠道模式”。
對于新手、微小團隊來說,“一件代發”絕對是“開店創業”最靈活、風險最低、操作便捷的運作模式。
常規操作步驟,如下:
1)用“淘寶號”登陸“阿里巴巴”,建議小號;
2)在搜索框輸入“意向產品”的品名,建議二級詞;
3)通過“篩選供應商”,點擊進入“商品頁面”后,有個“一鍵鋪貨”;
4)“一鍵鋪貨”有幾種選項,選擇“傳淘寶”即可,建議自己保存圖片、再上傳;
5)一般上傳時,會提示上傳至“淘寶草稿”;
6)到“淘寶店-賣家中心”的“倉庫中的寶貝”,編輯價格、運費等設置后,再“上架寶貝”;
7)上架后,可在“出售中的寶貝”查看狀態;
8)當有顧客購買,供應商會同步發貨;如手動上傳,那需要在“阿里巴巴-供應商”下單;
9)留下“買家信息”,供應商發貨后,再將“快遞單”填入“淘寶訂單”;
整個步驟,就是“一件代發”運作模式。
我相信,99%的新手們都是這么操作,但事實上,別說“賺錢”,產品上架后“流量”都沒幾個,甚至還要面臨“舉報盜圖”、“投訴假貨”等處罰。
這很正常!
“一件代發”的劣勢,與優勢一樣明顯、一樣兩極化,其中包含很多隱性的彎彎道道(危機),處理不當,極容易留下隱患。
比如,優勢:
1)不用壓貨,提高資金周轉、規避風險
2)不用作圖,廠家提供一系列套圖
3)不用選款,廠家定期上新
4)不用發貨,廠家合作快遞,費用相對劃算
……
再如,劣勢:
1)因為不用壓貨,成本高,利潤低不說,競爭力幾乎沒有;甚至,你會發現有些賣家的促銷價就是你的拿貨價。
2)因為廠家提供套圖,導致幾百甚至幾千的代理圖片千篇一律,沒有競爭力。
3)因為廠家上新快,售后問題大都是“不予退款,可以換同等價格的貨品”
4)質量問題、物流問題等等不可把控,導致一系列的售后問題。
……
這些問題,通常花點心思、愿意思考、有意注意,幾乎都可以規避。
比如,在“上架時”必須謹慎如下幾點:
1)咨詢“供應商”,獲得“品牌/圖片”等授權,避免“售假/盜圖”等投訴;如果沒有“授權”,上架時“品牌”填“其他”、“圖片”最好重新拍攝、或PS處理;
2)不要“一鍵鋪貨”,建議“保存圖片”自行上傳,避免“后期操作”出現一定“難度性”;比如,后期卜單,供應商同步發“實物”出去;甚至,后期想換“供應商”也麻煩。
3)不要“復制標題”,應結合“店鋪/單品現狀”參照“生意參謀”優化“關鍵詞”側重,抓住每個細節提升機會;新品怎么做標題優化?《三個策略,打造新品黃金標題》
4)注意“詳情優化”,有條件就“重新拍照”、沒條件就“手動PS”;建議大家側重在“主推款”及“輔助款”多花心思,分析“競品爆款”側重“亮點提煉”;既然想賺錢,還是那句話,“必要投入”一個都省不了。
5)注意“主圖優化”,手動PS虛化背景、模特/實物反轉、分析競品文案/促銷等,避免“盜圖舉報”、爭取“新品標”獲得平臺的“基礎流量”;《引爆新品點擊率的主圖制作方法》搜索\開車必備!
6)注意“價格設定”,迎合平臺“市場需求”,不要將“一口價”設置為“日常促銷價”,給未來活動留下利潤空間;新品怎么設置價格?《三個思路,獲取市場精準人群》
7)注意“上架卡位”,找到“夾縫生存空間”避免“市場爆款”正面競爭;《新品上架卡位三部曲》,避開鋒芒絕地求生
8)注意“店鋪布局”,提高“整店生存力”的同時,多維度提升“整體利潤”;哪個是主推、哪個是輔助、哪個是利潤、哪個是活動,每一款產品投入市場的“需求定位”不一樣,后期的操作側重也不一樣。
9)注意“引流推廣”前,必須理解“獲取流量”的“底層邏輯”;所有的“運營優化”,都圍繞“底層邏輯”環環相扣;你不理解,99%的概率都會浪費錢;想要“免費搜索流量”快速爆發,必須理解這些,再去操作、開車等推廣
10)注意“售前售后”的營銷技巧,盡可量抓住“每一個顧客”,哪怕略虧;一定要端正態度、忍字為先、吃虧是福,不要與顧客發生“沖動摩擦”。
只要你耐心點、認真點做好以上“1-10點”,我就敢拍著胸脯告訴你,絕對不缺“流量”、絕對不缺“訂單”。
常看到“平臺會扶持新品新店”的觀點,其實都是臆想。
作為個成年人,與平臺非親非故、也沒有巨額廣告費貢獻、更沒有產生巨大業績支撐、甚至不是自帶流量的網紅經濟,誰會給你扶持?
說難聽點,交個“30-1000塊錢保證金”的賣家,沒有一萬也有五千,難道人人都扶持?
其實所謂的扶持,只是迎合平臺所需的“數據匹配”;我們所做的所有優化工作,就是在迎合平臺的大數據。
四、引流的黃金搭檔是“操作+開車+淘客”,但前提是,你已理解了“底層邏輯”。
當你做好上述“1-10點細節”上架后,會有零零散散的“流量/訂單”,幾乎可以滿足“月賺5000”的目的。
但是,這些“流量/訂單”夾帶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并非“人為”可以直觀的掌控,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來流量、什么時候會轉化成訂單。
所以,我們需要“主動出擊---引流推廣”。
在“引流推廣”之前,我希望大家一定理解“流量相關”的幾點常識:
1)必須了解平臺有哪些流量,你需要哪些流量?
分為免費、付費、活動、站外四個板塊,而每個板塊又細分非常多的流量入口;而我們常說的“沒有流量”,通常指的是“免費板塊”包含的“自然搜索入口”。
2)必須理解“流量入口的結構及價值”,結合自身條件、不要盲目追求。
“流量入口”非常多,如果不理解“入口的結構”,就極容易無從下手;比如,很多人問“為什么沒有流量”、“為什么流量下滑”、“直通車能不能提升搜索流量”等問題。
3)必須理解“平臺競爭機制”,才能靈活運用“推廣技巧”。
所謂的卜單也好、開車也罷、淘客也行、活動沖量也可,這都是推廣手段;而每個手段背后的邏輯性是什么?其實是基于“市場趨勢”的變動性、“競爭對手”的活躍度。
只有深刻理解這三點,我敢保證,你不僅不會再問“我為什么沒有流量”、“流量下滑怎么辦”、“直通車能不能提升搜索流量”等廣泛問題,還會更清晰的運用“操作”、“直通車”、“淘客”等引流推廣。
當你不懂上述3點“底層邏輯”,我敢保證:你看的越多、只會越亂,越亂就越無從下手。
所以,蠻多新手上架產品后,等了幾天沒流量,急著補單、盲目開車,其實沒有一點意義,只在浪費錢。
當我們做好上述“基礎優化”,再開始一步步“提升權重”:
1、參考“生意參謀”層級,算出“差多少銷售額”,這就是咱們的目標,計劃用多少天突破;
2、參考“生意參謀”運營視窗,獲得“同層平均/優秀的銷售額”,這就是每天的“考核標準”;
3、參考“生意參謀”關鍵詞數據,先從“搜索3000-5000關鍵詞”開始操作“累積權重”;
4、參考“市場同款”的評論、問大家等,找出“火爆類”的問題,每天操作后的評論參考點;
5、參考“每日單品分析”的搜索入口,有哪些關鍵詞帶來流量,適度操作;
6、新店以2-3天遞增、老店以1-2天跳躍螺旋,這是不同的概念及定義;
7、下架時間前一天、及后一天,小幅度遞增或螺旋,這取決店鋪權重;
8、7-10天后,根據“單品分析”的關鍵詞引流情況,再以“生意參謀-搜索分析”的數據為標準,逐步替換“沒用的關鍵詞”;
9、新品銷量100、評論15-20個、4-6個精準詞具備一定排名,且“款式/價格”具備明顯差異化競爭力時,直通車每天預算50-100元定向燒;
10、根據“單品增長情況”,調整直通車、操作、甚至超級推薦的力度、方向。
建議新手們慢慢消化、慢慢理解,當你真正理解這些“理論邏輯”后再去操作、開車,不但不會浪費錢、繞彎掉坑,效果還會很明顯。
好好參考我案例中的操作邏輯、細節、核心點,當你真正理解并學會靈活運用,那么你會和我一樣,做什么品類都可以看的很透徹,不再畏懼。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想要開網店但是沒有貨源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