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品牌的生死,最終仍會取決于四個選擇:要不要做品牌運營;能不能融到資;要不要鋪渠道,做線下實體店;要不要走國際化。2013年-2014年,有多少淘品牌能跨過這個生死線?下面怎樣開網店的小編就詳細的和大家說說~~
今年淘品牌可謂有了各種生死考驗的論調,尤其在媒體不斷報道一些淘品牌的困難之后。曾經,淘品牌也發起過一些“出淘”(出淘寶)的行動,走向線下,后來又因為不斷發生的資金鏈問題,有的回歸。前陣子,有媒體發出了“淘品牌將在5-10年消失”的聲音,很快淘品牌們又陸續出來做了一些反擊。淘品牌究竟怎么了?未來何去何從?
如果說2010年是淘品牌的品牌元年,2011年是淘品牌的爆發年,2012年以淘品牌更名為天貓原創為標志淘品牌進入調整期,那么,2013年和2014年將是殘酷淘汰賽的開始,短短三年間,電商已經從遍地機會的藍海變成了激烈的紅海,商業的二八法則殘酷的展現在面前,要不要“出淘”?要不要從線上走到線下開店?To be or not to be?年輕的淘品牌們站在了生死線上。
愛肯牛仔就是這樣的一個淘品牌,作為生于淘寶長于淘寶的品牌,愛肯牛仔在2011年達到了用戶2000%的增長,曾到達淘寶牛仔褲銷量第一名的好成績,2012年在淘寶和天貓平臺的成交額超8000萬。
在2013年上半年里,一個場景是6月的東南衛視愛拼才會贏節目中,愛肯牛仔CEO張馥荔謀求出讓15%股份為交換的4000萬投資,并成功拿到璞玉資本2000萬投資。
另一個場景是6月的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青年商業領袖行動學習會上,愛肯牛仔COO向冀與行動學習導師高松教授探討愛肯牛仔的O2O之路,躍躍欲試地想開實體店。向冀說,未來的愛肯牛仔是“牛仔的、性感的、國際的”。
然而,實體店究竟是利是弊,業內也一直存在爭議,從現實中的淘品牌運作來看,成功者很少,這其中取決于四個關鍵。
換言之,淘品牌的生死,最終仍會取決于四個選擇:品牌、融資、渠道、國際化。
1、要不要做品牌運營:愛肯牛仔創始人向翼對此有個很好的比方:品牌是一只母兔子,銷量是一只公兔子,把母兔子抓住,公兔子自然就來了。高松教授在青年商業領袖行動學習會上點評說,品牌力是支持打通O2O線上線下的重要因素。
品牌是高溢價的代名詞,淘品牌面對深耕多年的國內外大品牌,如何實現從“淘寶的品牌”到“品牌的品牌”的屌絲逆襲?面對線下大品牌紛紛線上打通或者直接進駐天貓,流量為王的時代,高曝光率和淘寶的支持變得越來越稀缺和高價,給淘品牌的時間不多了。
2、能不能融到資:愛肯牛仔CEO張馥荔向投資人展示愛肯的未來:利用互聯網做專業的牛仔服裝品牌的同時,做全球最大的牛仔開發和貿易商。不想做“小而美”,就必須“大而強”,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不如說是競爭環境“逼”出來的。面對激勵的競爭,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這個過程中的必經路程就是融資。所以,張馥荔現在站出來拼搶融資了。
3、要不要鋪渠道,做線下實體店: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的互聯網大佬是生態之爭平臺之爭,電商就是之下的渠道之爭,向冀說O2O是“不得不走的路”,開拓渠道打通線上線下已經成為共識。在這個共識下卻走出了迥異的道路,有的淘品牌繼續鞏固自己的淘寶天下,有的淘品牌“出淘”布局多個電商平臺更大膽些的自己開平臺了,還有的開實體店去了等等等等。
愛肯牛仔是想開實體店的,通過實體店來鞏固品牌、完整客戶體驗。高松教授在和向冀的交流中溫馨提示到:創業期不能老是燒錢,做線下也許沒想的那么好玩,必須要考慮到盈利目標。
同為服裝淘品牌的茵曼方建華不同意走實體店這步,方總就說,作為企業家最寶貴的資源不是錢,也不是客戶,企業家最寶貴的資源是時間、精力和思考。他后來決定把所有線下關掉了,他每年賺幾千萬的外貿企業關掉了,只做線上一個茵曼品牌。
4、要不要走國際化:資本的全球化帶給中國的影響就是,中國服裝公司多少是給國際大牌做貼牌生意起家的,這讓他們埋下了國際化的種子,也讓他們看到了國際化帶來的種種好處。國際化包括兩個方面,品牌概念的國際化和銷售的國際化,出身網絡的淘品牌在國際化道路上最大的劣勢是自身太過弱小,最大的優勢是中國品牌持續卷入全球化浪潮中持續涌動的機會。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縱觀淘品牌生死論 3年內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