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筆者所了解,中國的幾個大的家電連鎖商2004年較2003年的單店銷售額平均下降了10%以上,而同期單店面積卻是增加了10%左右,兩者綜合起來考慮,家電賣場單位面積效益的下降速度是驚人的,之所以現在還能支撐,只不過是由于規模擴大,增加了向廠家的返點,使得帳面的利潤依然可觀。不過,誰都知道現在家電制造業的狀況,已經沒有太多的利潤可以出讓了。長此以往,代價必然被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家電連鎖所賴以生存的“縮短供應鏈,降低成本”的最大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如何走出這個怪圈,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提高單店的經營質量。筆者將自己管理 門店 過程中,在提高單店銷售業績的操作經驗在此與業內同仁交流,共同探討解決之道。
做好員工的管理
人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你的員工心中充滿了不愉快的情緒,當然是無法為你的顧客做好服務的。一家大型的零售企業,在2004年有幾個月的銷售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原因是當期進行了大規模的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結果人心惶惶,無心經營,該談的促銷不談,該進的貨不進,銷售自然下滑。現在的家電賣場動輒5000甚至上萬平米的經營面積,人員也大大增加,如何管好這么多的賣場員工,是個大問題。好的管理應該是:抓大放小,充分信任,適當激勵。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才有人的最佳管理幅度,一般說法,是不超過7-8個人,實際上雖然不是那么絕對,但顯然還是有一定的限度的。那么對于賣場來說,關鍵就是管好賣場各個品類的主任。我的做法是,首先是對賣場主任的情況進行逐個摸底,從業務水平和組織能力的綜合情況著手,撤換了兩個不合格的主任,并給予合格的主任對營業員同樣的人事管理權利。調整后的人員,向心力得到大大的加強。當然,這個過程也要保持暢通的溝通,防止出現有人任人唯親和打擊報復的情況。隨后,我又對 門店 的激勵機制在公司許可的范圍內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為了改變原來營業員都吃大鍋飯而沒有積極性、廠家促銷員因為完全實行記件工資而又相互拆臺的情況,我把個人記件和團隊的整體成績結合起來考核,個人占70%,團隊占30%,形成了團隊內部、團隊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局面,結果賣場人員的士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服務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做好顧客管理
做好顧客管理不僅僅是講上幾句服務至上、顧客至上口號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能夠了解顧客的需求,并能夠把這一點變為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方向。我首先根據數據庫中的顧客資料進行了一次分析,結果發現,與平時設想的所謂的圍著我們店周圍4公里的核心商圈的概念完全不同,我們店的80%的顧客來自東面和北面的幾個大型社區,另外一部分顧客來自南面,而來自西面的只有很少的量。經過調查發現,西面是幾個新建的社區,他們對周邊環境不是很熟悉,加上和我們店中間隔著一個高架橋,購買家電時都喜歡去靠近市區的地方,那里有我們競爭對手的一個旗艦店,而我們公司廣告往往是以分部的形式在做,所以西面幾乎不知道這里還有一家家電賣場。針對這種情況,我專門組織了幾次服務到社區的活動,加大了宣傳的力度。2個月下來,來自西面的顧客增加了500%,銷售額所占比重由原來的不足2%提高到了10%左右,大大拉動了整個店鋪的銷售。另外針對重點顧客,專門建立了他們的詳細檔案,進行定期回訪,介紹我們近期的新品和促銷的活動,大大增強了他們對 門店 的信任,結果不但他們對我們店的忠誠度大大增加,而且還幫助我們店介紹了大量的業務。僅僅由這部分顧客介紹的業務,就占到了全店銷售的2%,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此外,凡是顧客投訴的問題,我都是要求第一時間告訴我,由我來解決,力爭解決一個滿意一個。就是這些投訴后妥善處理的顧客,有不少成為了我們店的最忠實的顧客,他們說在這里非常受重視。
做好商品管理
做好商品管理是把我以前做超市的經驗帶到了家電賣場管理中,我的體會是堅持重點管理、單品管理和因時因地制宜。重點管理就是對占到 門店 、占到柜組的銷售額60%~80%的商品做重點關注,這些商品不同于公司所說的ABC分類,而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細分,我經常要求我們的主任、營業員回答他們那里占比最高的十個單品,以此提高他們對重點商品的關注。對這部分商品是絕對不允許斷貨的,在訂貨上一方面參考去年同期的銷售,上月和上周的銷售情況,另一方面隨時關注市場動態。其它 門店 知道我們的做法后,訂貨時都會問問我們店都定的哪些貨,節假日備貨時更是如此。單品管理是我來到 門店 后灌輸給他們的另一個重要概念,以前由于怕因定了滯銷商品而承擔責任,在做銷售和庫存周轉匯報時往往以品類為單位。通過反復的溝通,我和同事們徹底改變了這種消極的做法,最后做到每個主任都能熟記自己所管理的80%以上的單品,營業員更是100%熟記。這樣,缺貨現象減少了。因為一旦少了那個型號的商品,大家都會發現,既有了壓力,也有了動力。銷售也提高了,庫存周轉情況大大好轉。因時制宜是講商品要根據時間、季節或者其它的事件來靈活確定主推;因地制宜則是要對 門店 周邊的環境做一個詳細的調查,以此決定商品的結構。我來到這個 門店 之后,發現這個 門店 整體銷售在分部排名是比較靠后的,但是數碼產品卻在整個分部居于中檔水平。調查之后發現,由于我們周邊沒有大型的電腦城,很多顧客來購買家電時看到還有電腦等數碼產品,也就產生了購買的沖動。針對這種情況,我和同事們做了認真分析,做了一份賣場布局調整的申請,分部在詳細詢問后也同意了我們的調整意見,把數碼產品從二樓調整到了一樓,并增加了陳列的面積和品種。3個月之后,我們店的數碼產品的銷售居分部第一,品類占比提高了100%。
除上述幾項工作以處,流程管理、促銷管理、現場管理、形象管理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一個家電賣場能夠做好以上幾點的話,賣場的效益自然會更上一層樓。
一個企業的失敗不是偶然,而一個企業如果成功了,背后也必將隱藏著更多的原因。
如何走出這個怪圈,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提高單店的經營質量。筆者將自己管理 門店 過程中,在提高單店銷售業績的操作經驗在此與業內同仁交流,共同探討解決之道。
做好員工的管理
人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你的員工心中充滿了不愉快的情緒,當然是無法為你的顧客做好服務的。一家大型的零售企業,在2004年有幾個月的銷售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原因是當期進行了大規模的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結果人心惶惶,無心經營,該談的促銷不談,該進的貨不進,銷售自然下滑。現在的家電賣場動輒5000甚至上萬平米的經營面積,人員也大大增加,如何管好這么多的賣場員工,是個大問題。好的管理應該是:抓大放小,充分信任,適當激勵。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才有人的最佳管理幅度,一般說法,是不超過7-8個人,實際上雖然不是那么絕對,但顯然還是有一定的限度的。那么對于賣場來說,關鍵就是管好賣場各個品類的主任。我的做法是,首先是對賣場主任的情況進行逐個摸底,從業務水平和組織能力的綜合情況著手,撤換了兩個不合格的主任,并給予合格的主任對營業員同樣的人事管理權利。調整后的人員,向心力得到大大的加強。當然,這個過程也要保持暢通的溝通,防止出現有人任人唯親和打擊報復的情況。隨后,我又對 門店 的激勵機制在公司許可的范圍內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為了改變原來營業員都吃大鍋飯而沒有積極性、廠家促銷員因為完全實行記件工資而又相互拆臺的情況,我把個人記件和團隊的整體成績結合起來考核,個人占70%,團隊占30%,形成了團隊內部、團隊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局面,結果賣場人員的士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服務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做好顧客管理
做好顧客管理不僅僅是講上幾句服務至上、顧客至上口號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能夠了解顧客的需求,并能夠把這一點變為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方向。我首先根據數據庫中的顧客資料進行了一次分析,結果發現,與平時設想的所謂的圍著我們店周圍4公里的核心商圈的概念完全不同,我們店的80%的顧客來自東面和北面的幾個大型社區,另外一部分顧客來自南面,而來自西面的只有很少的量。經過調查發現,西面是幾個新建的社區,他們對周邊環境不是很熟悉,加上和我們店中間隔著一個高架橋,購買家電時都喜歡去靠近市區的地方,那里有我們競爭對手的一個旗艦店,而我們公司廣告往往是以分部的形式在做,所以西面幾乎不知道這里還有一家家電賣場。針對這種情況,我專門組織了幾次服務到社區的活動,加大了宣傳的力度。2個月下來,來自西面的顧客增加了500%,銷售額所占比重由原來的不足2%提高到了10%左右,大大拉動了整個店鋪的銷售。另外針對重點顧客,專門建立了他們的詳細檔案,進行定期回訪,介紹我們近期的新品和促銷的活動,大大增強了他們對 門店 的信任,結果不但他們對我們店的忠誠度大大增加,而且還幫助我們店介紹了大量的業務。僅僅由這部分顧客介紹的業務,就占到了全店銷售的2%,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此外,凡是顧客投訴的問題,我都是要求第一時間告訴我,由我來解決,力爭解決一個滿意一個。就是這些投訴后妥善處理的顧客,有不少成為了我們店的最忠實的顧客,他們說在這里非常受重視。
做好商品管理
做好商品管理是把我以前做超市的經驗帶到了家電賣場管理中,我的體會是堅持重點管理、單品管理和因時因地制宜。重點管理就是對占到 門店 、占到柜組的銷售額60%~80%的商品做重點關注,這些商品不同于公司所說的ABC分類,而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細分,我經常要求我們的主任、營業員回答他們那里占比最高的十個單品,以此提高他們對重點商品的關注。對這部分商品是絕對不允許斷貨的,在訂貨上一方面參考去年同期的銷售,上月和上周的銷售情況,另一方面隨時關注市場動態。其它 門店 知道我們的做法后,訂貨時都會問問我們店都定的哪些貨,節假日備貨時更是如此。單品管理是我來到 門店 后灌輸給他們的另一個重要概念,以前由于怕因定了滯銷商品而承擔責任,在做銷售和庫存周轉匯報時往往以品類為單位。通過反復的溝通,我和同事們徹底改變了這種消極的做法,最后做到每個主任都能熟記自己所管理的80%以上的單品,營業員更是100%熟記。這樣,缺貨現象減少了。因為一旦少了那個型號的商品,大家都會發現,既有了壓力,也有了動力。銷售也提高了,庫存周轉情況大大好轉。因時制宜是講商品要根據時間、季節或者其它的事件來靈活確定主推;因地制宜則是要對 門店 周邊的環境做一個詳細的調查,以此決定商品的結構。我來到這個 門店 之后,發現這個 門店 整體銷售在分部排名是比較靠后的,但是數碼產品卻在整個分部居于中檔水平。調查之后發現,由于我們周邊沒有大型的電腦城,很多顧客來購買家電時看到還有電腦等數碼產品,也就產生了購買的沖動。針對這種情況,我和同事們做了認真分析,做了一份賣場布局調整的申請,分部在詳細詢問后也同意了我們的調整意見,把數碼產品從二樓調整到了一樓,并增加了陳列的面積和品種。3個月之后,我們店的數碼產品的銷售居分部第一,品類占比提高了100%。
除上述幾項工作以處,流程管理、促銷管理、現場管理、形象管理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一個家電賣場能夠做好以上幾點的話,賣場的效益自然會更上一層樓。
一個企業的失敗不是偶然,而一個企業如果成功了,背后也必將隱藏著更多的原因。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提高單門店銷售業績的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