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 是零售商向顧客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顧客了解零售商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當前,中國零售市場競爭激烈、顧客忠誠度不高, 海報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顧客的購物選擇。零售商希望通過 海報 來傳遞商品信息、促銷信息、吸引客流、拉動銷售、提升競爭力,甚至作為收取供應商費用、提升利潤的工具。
據統計,使用 海報 拉動銷售這種經營模式的零售商, 海報 商品帶來的銷售約占整體銷售的30%左右。由此可見, 海報 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于是零售商在 海報 的制作上下足了功夫,在 海報 的設計、投遞時機、商品選擇、定價、投遞范圍等方面做足了功課。同時,對競爭對手 海報 的研究也是零售商的重要功課之一,盡早地拿到競爭對手的 海報 信息,制定適當的競爭方案,是對競爭對手進行精準打擊的重要方法,所以, 海報 信息也成為零售商的重要商業機密。
以下,簡單談談在 海報 方面需要關注的幾個方面。
一 海報 投放的時機
海報 投放的時機很重要。市場瞬息萬變,商機稍縱即逝,所以在 海報 投放的時機選擇上必須有嚴密的計劃。總體來講, 海報 投放的時機可分為有計劃性的周期性投放和臨時投放。
周期性 海報 投放是零售商根據預定的計劃有規律性地投放 海報 ,起到穩定客流,培養忠誠顧客的作用。比如:
* 周期性投放:單周、雙周、每月、每季度、公司周年慶,商場周年慶等。
* 重大節假日投放:春節、情人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國慶節、萬圣節、圣誕節、元旦等。
* 重要節氣或習俗時投放:立春、清明、立夏、冬至及當地的各種習俗,如夏門的博餅節,潑水節等。
* 季節變化時:春夏秋冬之間的季節交替之際,雨季,臺風季,雪季等。
* 周期性消費高峰時:如暑期、學訊、兒童節、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等。
臨時性投放是零售商根據市場變化和顧客需求,臨時加推的 海報 。比如:
* 新店開業或老店重新裝修、改造后。
* 重大社會活動時:如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世博會,甚至是類型禽流感時、非典等能帶來銷售的時機。
* 競爭對手開業時:為應對競爭而推出的 海報 。
* 品牌推廣或廠商周時:和供應商聯合進行的促銷、路演等。
* 特殊商品促銷時:如進口食品節、西瓜節、葡萄節、巧克力節、家電節、收納節等。
* 政府政策支持時:家電下鄉、節能補貼、以舊換新、愛心蔬菜、菜藍子工程等。
* 其它特殊促銷時:持XX銀行卡消費打X折,夜場不打佯等。
不論是周期性 海報 還是臨時性 海報 ,投放的時間點也很關鍵。投放過早,未到銷售的啟動時機,會造成顧客對 海報 信息的遺忘。投放過晚,則不會起到引領顧客消費的作用,削弱 海報 的作用。
對于投放的具體時間,零售商應參考兩至三年前的銷售記錄、尤其是季節性商品銷售的啟動時間安排 海報 的投放,迎合顧客購物的節拍和頻率,可以達到共振效果。
另外,競爭對手 海報 的投放時間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如果 海報 投放時間晚于競爭對手,好處是可以針對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及時更改促銷計劃,做到有效競爭。但缺點在于被競爭對手搶占了銷售先機。反之亦然。
此外,需要根據 海報 所起的作用選擇合適的時機行投放。比如,何時投放的 海報 可以起取聚客的作用,何時投放可以起到拉動銷量的作用,何時投放起到拉動毛利的作用,等等。
總之, 海報 的投放時機是動態的,只要有利于來客數的提升和銷售,就不要錯過任何一次 海報 投放的機會,這當然需要考驗零售商的商機意識。
二 海報 的內容安排
海報 是零售商的武器,代表著零售商的實力和經營策略,必須讓其鋒芒畢露,讓顧客第一眼就感受到 海報 的沖擊力,并有興趣從 海報 中尋找更多的促銷信息。
海報 的內容包括:促銷主題, 海報 的有效期,主要促銷活動,促銷類型介紹,班車信息,送貨信息,會員信息,服務電話,賣場信息等。
海報 內容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 信息準確:不論是商品名稱、價格、型號、照片,還是促銷時限、贈品信息、服務電話,班車線路等必須與賣場的實際情況相一致。
* 主題突出:每檔 海報 必須有其主打的促銷活動,通過主題活動帶到整個品類的銷售,讓顧客接受到最有價值和最核心的信息,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 版面簡潔: 海報 商品的分類,也應象賣場的標牌標識一樣,引導顧客很容易找出不同品類的商品,如凍品、干貨、熟食、服裝、床品、家電等,并且盡可能顯示出商品的關鍵價值和賣點,避免版面混亂,圖片雜亂無章,價格與商品無法對應等。
* 形式統一: 海報 代表著零售企業的形象, 海報 的設計應象賣場的門面一樣,做到簡潔明快,LOGO明顯,大小適宜,位置固定,長此以往,對于零售商的形象和品牌價值的提升也會有幫助。
三 海報 主題語的設計
海報 的主題語猶如廣告語,是顧客拿到 海報 時的第一印象。好的主題語可以打動顧客,讓吸引顧客關注 海報 信息,并激起購物沖動。
海報 的主題語應放在 海報 封頁最醒目的位置,用最簡潔的語言表明本檔期的主要活動,傳遞賣場的促銷信息。主題語需要結合本檔期的主要活動來設計,必須達到形式和內容的統一,避免雷聲大,雨點小,不要言過其實,故意制造噱頭。
以下是一些 海報 主題舉例:
* 低價促銷:全城最低價,買貴退差價。
* 新店開業:開業鉅獻,驚喜連連。
* 推出新品:新品上市,率先體驗。
* 換季清倉:連哭三天,庫存清干。
* 節氣來臨:冬至吃湯圓,家庭事業圓圓圓。
* 運動保健:你的健康,我和家人的關懷。
四 海報 商品選擇
海報 商品的選擇可以體現零售商對客群和商圈的了解程度,合適的 海報 商品對 海報 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商品選擇必須有的放矢,滿足本商圈顧客的購物需求。
一般來說,選擇商品有幾個原則:
* 歷史熱銷商品屬于首選商品。
歷史熱銷商品是顧客喜歡的商品,銷量能證明一切,是 海報 的首選商品。
* 民生商品和形象商品優先。
民生商品和形象商品可以體現價格形象和吸引客流。民生商品(米、面、油、菜、肉、奶等)是顧客每日必需商品,商品的品質和價格極為敏感。而形象類商品(品牌商品)是市場上的熱銷商品,其價格也為顧客所熟悉,其價格往往會代表零售商的整體價格形象,讓顧客感到其“價格貴”或“價格便宜”。
* 新品優先。
民生商品和形象商品的價格比較透明,并不能給零售商帶來所需的毛利。而顧客對新商品的價格并不熟悉,新品往往有較高毛利,這可以彌補零售商在民生商品和形象商品上的毛利損失。這就要求零售商對市場要有足夠的敏感性,適時推出時尚、應季、新技術、更健康之類的新商品。
* 品牌商品競爭性選擇。
品牌供應商通常具有一定的實力和規模,其產品往是系列產品。零售商想從品牌供應商這里“占便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同時,零售商也需要品牌商品又能為自己建立形象,所以 海報 商品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品牌商品。而供應商為保持市場的品牌和價格一致性,會有策略地與不同的零售商在營銷策略上保持平衡,不會將全系列的商品開放給某個單獨的零售商進行促銷,只會從中選取部分商品,這就需要采購必須對此類供應商有一定的把控能力。
對于零售商來講,對某一品牌商品進行促銷,則會刺激此品牌的競爭對手。所以利用品牌之間的競爭,同時選取不同品牌供應商的產品進入 海報 ,可以使零售商處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有利地位。
* 主打商品和其它品類合理搭配。
海報 主打商品在價格有優勢,相應地毛利較低。為了實現 海報 的整體效果,還必須在主打商品之外選取其它品類的商品進行合理搭配,通過主打商品帶來客流,從而帶動其它品類商品的銷售。
* 商品的選擇符合商圈和季節性需求。
海報 商品的選擇應因地治宜,與時俱進,不同時期、不同商圈應選擇相對應的商品。比如優質商圈應選擇高價值、高品質商品和新商品。節假日應選擇大包裝、高價值、高毛利商品。
* 和競爭對手的選品策略。
雙贏的做法是進行不同品相的競爭,以達到銷量和毛利的雙豐收。但往往在商品同質化的商業環境下不容易做到錯相競爭。零售商應根據自己的實力和競爭對手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比如,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轉。
* 能保證促銷數量的商品。
很多時候,進入 海報 的商品由于預估銷量不夠準確,造成商品脫銷。所以在商品的選擇上,務必要保證商品有足夠的銷量,并能按時送達門店。當然,也不能因為保證銷量而任意加大訂貨量,也會造成檔期結束后的大量退貨,勞民傷財。
五 海報 商品數量的選擇
海報 商品的數量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一般來講, 海報 商品不宜超過整個賣場商品總數的5%。
如果 海報 商品數量過少,會讓顧客留下賣場品類不齊全的印象。除非是廠商周或特殊商品的促銷。如果數量過多,則不能突出重點促銷信息,影響主題商品的促銷效果,而且會增加營運員工更換陳列和價格標簽的工作量,造成陳列和價格管控不到位。
海報 對商品的促銷作用無疑是明顯的,所以供應商也希望使自己的商品成為 海報 商品,并愿意為此支付適當的 海報 費或促銷費。而零售商也希望有更多的商品出現在 海報 上,這樣可以收取供應商更多的費用作為毛利或其它收入的補償。但對于零售商而言,必須把握平衡,切不可為收取費用而不斷增加 海報 商品的數量,這會因小失大,導致顧客在數量繁多的 海報 商品中無法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影響整體的 海報 銷售。進而,如果 海報 商品銷量不佳,供應商則會減少對 海報 的投入,最終受傷的仍然是零售商。
另外,零售商在選擇商品數量時,也應有全面促銷和門店促銷的考慮。因為不同的門店面臨的競爭情況是不同的。全面促銷適應于所有門店,通常是由總部統一安排的促銷活動。而門店應根據所在商圈,制定更加靈活的競爭策略,可以與全面促銷相結合,起到最佳的競爭效果。
六 海報 商品定價策略
除商品之外,價格應該是 海報 信息的核心內容。為體現價格形象, 海報 商品的價格往往較低,某些商品甚至會負毛利銷售。
為保證零售商的毛利, 海報 商品價格并非越低越好,只要保證商品價格具有競爭力即可樹立低價形象。
為避免毛利過多損失,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 縮小競爭范圍。只和對自己有威脅的競爭對手進行競爭,不要選取太多的競爭對手。
* 鎖定重點商品。任何一家零售商都無法做到全品相競爭,只能將有限的資源用在最能體現價格形象的商品上。
* 價格并非越低越好,一般性競爭,價格只需略低于競爭對手可起到建立價格形象的目的,要打敗競爭對手,必須加大品類和價格力度,但零售商需要衡量自已的實力。
* 同檔 海報 安排不同品牌的供應商商品,利用供應商之間的相互競爭獲得價格優勢。
* 低毛利和高毛利商品合理搭配。
* 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緊跟市場價格,不要因為市場價格波動而影響 海報 商品脫銷或滯銷。
* 采取限時限量銷售,避免過多毛利損失。
* 價格帶寬的商品不宜作為競爭商品,顧客對此類商品的價格并不敏感。
另外,為避免過度競爭影響毛利,零售商可以根據自身實力,對不同檔期 海報 的競爭力度上也應有策略和節奏變化,如果實力與競爭對手相當,可以采取“強-弱-強-弱”,“弱-強-弱-強”,等方法。如果實力較弱,可采取“弱-弱-弱-強”的方法。如果實力強于對手,可采用“強-強-強-弱”,甚至是“強-強-強-強”的辦法。
七 海報 的投遞
海報 的精準性投遞可以使 海報 達到最優的投資回報率。
在 海報 投遞過程中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 選擇有經驗、有實力、聲譽好的投遞公司:避免 海報 被丟棄或被當廢品賣掉;避免給同一顧客同時投遞多份 海報 ;避免 海報 被延期投放。
據統計,一個投遞員每日投遞 海報 的極限是2000份,如果投遞公司安排的人員與投遞數量不成比例,則需要零售商關注。
* 選擇合適的投遞方式:夾報投遞;入戶投遞;路邊派發;短信發送等等。
* 海報 信息保密:避免 海報 信息被提前泄漏,須與投遞公司或印刷廠簽署保密協議。
* 投遞范圍適宜。競爭激烈的商圈多投,競爭不激烈的商圈少投,沒有競爭的不投。
八 海報 效果評審
有總結,才有進步。每檔期結束后,管理人員都應進行 海報 的效果評審,通過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改進不足,以達到 海報 效果的持續改進。
評審的內容應包括:
* 海報 商品總體的銷量和毛利情況。
* 檔期期間,整個賣場的銷售和毛利情況。
* 銷售表現好的和差的品類或部門排名。
* 各品類中表現好的和差的單品排名。
* 海報 商品的庫存(訂貨率、到貨率、退貨率)是否處于正常范圍。
* 進行不同門店的橫向對比,查找存在的問題。
* 進行歷史同期的縱向相比,查到存在的問題。
海報 的制作和投放是一件復雜的事情,無論是 海報 推出的時機、商品的選擇和價格確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更重要的是, 海報 的效果,體現了零售商各個部門群策群力的結果,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這也是零售商管理能力的綜合體現。
在當前,中國零售市場競爭激烈、顧客忠誠度不高, 海報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顧客的購物選擇。零售商希望通過 海報 來傳遞商品信息、促銷信息、吸引客流、拉動銷售、提升競爭力,甚至作為收取供應商費用、提升利潤的工具。
據統計,使用 海報 拉動銷售這種經營模式的零售商, 海報 商品帶來的銷售約占整體銷售的30%左右。由此可見, 海報 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于是零售商在 海報 的制作上下足了功夫,在 海報 的設計、投遞時機、商品選擇、定價、投遞范圍等方面做足了功課。同時,對競爭對手 海報 的研究也是零售商的重要功課之一,盡早地拿到競爭對手的 海報 信息,制定適當的競爭方案,是對競爭對手進行精準打擊的重要方法,所以, 海報 信息也成為零售商的重要商業機密。
以下,簡單談談在 海報 方面需要關注的幾個方面。
一 海報 投放的時機
海報 投放的時機很重要。市場瞬息萬變,商機稍縱即逝,所以在 海報 投放的時機選擇上必須有嚴密的計劃。總體來講, 海報 投放的時機可分為有計劃性的周期性投放和臨時投放。
周期性 海報 投放是零售商根據預定的計劃有規律性地投放 海報 ,起到穩定客流,培養忠誠顧客的作用。比如:
* 周期性投放:單周、雙周、每月、每季度、公司周年慶,商場周年慶等。
* 重大節假日投放:春節、情人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國慶節、萬圣節、圣誕節、元旦等。
* 重要節氣或習俗時投放:立春、清明、立夏、冬至及當地的各種習俗,如夏門的博餅節,潑水節等。
* 季節變化時:春夏秋冬之間的季節交替之際,雨季,臺風季,雪季等。
* 周期性消費高峰時:如暑期、學訊、兒童節、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等。
臨時性投放是零售商根據市場變化和顧客需求,臨時加推的 海報 。比如:
* 新店開業或老店重新裝修、改造后。
* 重大社會活動時:如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世博會,甚至是類型禽流感時、非典等能帶來銷售的時機。
* 競爭對手開業時:為應對競爭而推出的 海報 。
* 品牌推廣或廠商周時:和供應商聯合進行的促銷、路演等。
* 特殊商品促銷時:如進口食品節、西瓜節、葡萄節、巧克力節、家電節、收納節等。
* 政府政策支持時:家電下鄉、節能補貼、以舊換新、愛心蔬菜、菜藍子工程等。
* 其它特殊促銷時:持XX銀行卡消費打X折,夜場不打佯等。
不論是周期性 海報 還是臨時性 海報 ,投放的時間點也很關鍵。投放過早,未到銷售的啟動時機,會造成顧客對 海報 信息的遺忘。投放過晚,則不會起到引領顧客消費的作用,削弱 海報 的作用。
對于投放的具體時間,零售商應參考兩至三年前的銷售記錄、尤其是季節性商品銷售的啟動時間安排 海報 的投放,迎合顧客購物的節拍和頻率,可以達到共振效果。
另外,競爭對手 海報 的投放時間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如果 海報 投放時間晚于競爭對手,好處是可以針對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及時更改促銷計劃,做到有效競爭。但缺點在于被競爭對手搶占了銷售先機。反之亦然。
此外,需要根據 海報 所起的作用選擇合適的時機行投放。比如,何時投放的 海報 可以起取聚客的作用,何時投放可以起到拉動銷量的作用,何時投放起到拉動毛利的作用,等等。
總之, 海報 的投放時機是動態的,只要有利于來客數的提升和銷售,就不要錯過任何一次 海報 投放的機會,這當然需要考驗零售商的商機意識。
二 海報 的內容安排
海報 是零售商的武器,代表著零售商的實力和經營策略,必須讓其鋒芒畢露,讓顧客第一眼就感受到 海報 的沖擊力,并有興趣從 海報 中尋找更多的促銷信息。
海報 的內容包括:促銷主題, 海報 的有效期,主要促銷活動,促銷類型介紹,班車信息,送貨信息,會員信息,服務電話,賣場信息等。
海報 內容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 信息準確:不論是商品名稱、價格、型號、照片,還是促銷時限、贈品信息、服務電話,班車線路等必須與賣場的實際情況相一致。
* 主題突出:每檔 海報 必須有其主打的促銷活動,通過主題活動帶到整個品類的銷售,讓顧客接受到最有價值和最核心的信息,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 版面簡潔: 海報 商品的分類,也應象賣場的標牌標識一樣,引導顧客很容易找出不同品類的商品,如凍品、干貨、熟食、服裝、床品、家電等,并且盡可能顯示出商品的關鍵價值和賣點,避免版面混亂,圖片雜亂無章,價格與商品無法對應等。
* 形式統一: 海報 代表著零售企業的形象, 海報 的設計應象賣場的門面一樣,做到簡潔明快,LOGO明顯,大小適宜,位置固定,長此以往,對于零售商的形象和品牌價值的提升也會有幫助。
三 海報 主題語的設計
海報 的主題語猶如廣告語,是顧客拿到 海報 時的第一印象。好的主題語可以打動顧客,讓吸引顧客關注 海報 信息,并激起購物沖動。
海報 的主題語應放在 海報 封頁最醒目的位置,用最簡潔的語言表明本檔期的主要活動,傳遞賣場的促銷信息。主題語需要結合本檔期的主要活動來設計,必須達到形式和內容的統一,避免雷聲大,雨點小,不要言過其實,故意制造噱頭。
以下是一些 海報 主題舉例:
* 低價促銷:全城最低價,買貴退差價。
* 新店開業:開業鉅獻,驚喜連連。
* 推出新品:新品上市,率先體驗。
* 換季清倉:連哭三天,庫存清干。
* 節氣來臨:冬至吃湯圓,家庭事業圓圓圓。
* 運動保健:你的健康,我和家人的關懷。
四 海報 商品選擇
海報 商品的選擇可以體現零售商對客群和商圈的了解程度,合適的 海報 商品對 海報 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商品選擇必須有的放矢,滿足本商圈顧客的購物需求。
一般來說,選擇商品有幾個原則:
* 歷史熱銷商品屬于首選商品。
歷史熱銷商品是顧客喜歡的商品,銷量能證明一切,是 海報 的首選商品。
* 民生商品和形象商品優先。
民生商品和形象商品可以體現價格形象和吸引客流。民生商品(米、面、油、菜、肉、奶等)是顧客每日必需商品,商品的品質和價格極為敏感。而形象類商品(品牌商品)是市場上的熱銷商品,其價格也為顧客所熟悉,其價格往往會代表零售商的整體價格形象,讓顧客感到其“價格貴”或“價格便宜”。
* 新品優先。
民生商品和形象商品的價格比較透明,并不能給零售商帶來所需的毛利。而顧客對新商品的價格并不熟悉,新品往往有較高毛利,這可以彌補零售商在民生商品和形象商品上的毛利損失。這就要求零售商對市場要有足夠的敏感性,適時推出時尚、應季、新技術、更健康之類的新商品。
* 品牌商品競爭性選擇。
品牌供應商通常具有一定的實力和規模,其產品往是系列產品。零售商想從品牌供應商這里“占便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同時,零售商也需要品牌商品又能為自己建立形象,所以 海報 商品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品牌商品。而供應商為保持市場的品牌和價格一致性,會有策略地與不同的零售商在營銷策略上保持平衡,不會將全系列的商品開放給某個單獨的零售商進行促銷,只會從中選取部分商品,這就需要采購必須對此類供應商有一定的把控能力。
對于零售商來講,對某一品牌商品進行促銷,則會刺激此品牌的競爭對手。所以利用品牌之間的競爭,同時選取不同品牌供應商的產品進入 海報 ,可以使零售商處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有利地位。
* 主打商品和其它品類合理搭配。
海報 主打商品在價格有優勢,相應地毛利較低。為了實現 海報 的整體效果,還必須在主打商品之外選取其它品類的商品進行合理搭配,通過主打商品帶來客流,從而帶動其它品類商品的銷售。
* 商品的選擇符合商圈和季節性需求。
海報 商品的選擇應因地治宜,與時俱進,不同時期、不同商圈應選擇相對應的商品。比如優質商圈應選擇高價值、高品質商品和新商品。節假日應選擇大包裝、高價值、高毛利商品。
* 和競爭對手的選品策略。
雙贏的做法是進行不同品相的競爭,以達到銷量和毛利的雙豐收。但往往在商品同質化的商業環境下不容易做到錯相競爭。零售商應根據自己的實力和競爭對手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比如,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轉。
* 能保證促銷數量的商品。
很多時候,進入 海報 的商品由于預估銷量不夠準確,造成商品脫銷。所以在商品的選擇上,務必要保證商品有足夠的銷量,并能按時送達門店。當然,也不能因為保證銷量而任意加大訂貨量,也會造成檔期結束后的大量退貨,勞民傷財。
五 海報 商品數量的選擇
海報 商品的數量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一般來講, 海報 商品不宜超過整個賣場商品總數的5%。
如果 海報 商品數量過少,會讓顧客留下賣場品類不齊全的印象。除非是廠商周或特殊商品的促銷。如果數量過多,則不能突出重點促銷信息,影響主題商品的促銷效果,而且會增加營運員工更換陳列和價格標簽的工作量,造成陳列和價格管控不到位。
海報 對商品的促銷作用無疑是明顯的,所以供應商也希望使自己的商品成為 海報 商品,并愿意為此支付適當的 海報 費或促銷費。而零售商也希望有更多的商品出現在 海報 上,這樣可以收取供應商更多的費用作為毛利或其它收入的補償。但對于零售商而言,必須把握平衡,切不可為收取費用而不斷增加 海報 商品的數量,這會因小失大,導致顧客在數量繁多的 海報 商品中無法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影響整體的 海報 銷售。進而,如果 海報 商品銷量不佳,供應商則會減少對 海報 的投入,最終受傷的仍然是零售商。
另外,零售商在選擇商品數量時,也應有全面促銷和門店促銷的考慮。因為不同的門店面臨的競爭情況是不同的。全面促銷適應于所有門店,通常是由總部統一安排的促銷活動。而門店應根據所在商圈,制定更加靈活的競爭策略,可以與全面促銷相結合,起到最佳的競爭效果。
六 海報 商品定價策略
除商品之外,價格應該是 海報 信息的核心內容。為體現價格形象, 海報 商品的價格往往較低,某些商品甚至會負毛利銷售。
為保證零售商的毛利, 海報 商品價格并非越低越好,只要保證商品價格具有競爭力即可樹立低價形象。
為避免毛利過多損失,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 縮小競爭范圍。只和對自己有威脅的競爭對手進行競爭,不要選取太多的競爭對手。
* 鎖定重點商品。任何一家零售商都無法做到全品相競爭,只能將有限的資源用在最能體現價格形象的商品上。
* 價格并非越低越好,一般性競爭,價格只需略低于競爭對手可起到建立價格形象的目的,要打敗競爭對手,必須加大品類和價格力度,但零售商需要衡量自已的實力。
* 同檔 海報 安排不同品牌的供應商商品,利用供應商之間的相互競爭獲得價格優勢。
* 低毛利和高毛利商品合理搭配。
* 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緊跟市場價格,不要因為市場價格波動而影響 海報 商品脫銷或滯銷。
* 采取限時限量銷售,避免過多毛利損失。
* 價格帶寬的商品不宜作為競爭商品,顧客對此類商品的價格并不敏感。
另外,為避免過度競爭影響毛利,零售商可以根據自身實力,對不同檔期 海報 的競爭力度上也應有策略和節奏變化,如果實力與競爭對手相當,可以采取“強-弱-強-弱”,“弱-強-弱-強”,等方法。如果實力較弱,可采取“弱-弱-弱-強”的方法。如果實力強于對手,可采用“強-強-強-弱”,甚至是“強-強-強-強”的辦法。
七 海報 的投遞
海報 的精準性投遞可以使 海報 達到最優的投資回報率。
在 海報 投遞過程中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 選擇有經驗、有實力、聲譽好的投遞公司:避免 海報 被丟棄或被當廢品賣掉;避免給同一顧客同時投遞多份 海報 ;避免 海報 被延期投放。
據統計,一個投遞員每日投遞 海報 的極限是2000份,如果投遞公司安排的人員與投遞數量不成比例,則需要零售商關注。
* 選擇合適的投遞方式:夾報投遞;入戶投遞;路邊派發;短信發送等等。
* 海報 信息保密:避免 海報 信息被提前泄漏,須與投遞公司或印刷廠簽署保密協議。
* 投遞范圍適宜。競爭激烈的商圈多投,競爭不激烈的商圈少投,沒有競爭的不投。
八 海報 效果評審
有總結,才有進步。每檔期結束后,管理人員都應進行 海報 的效果評審,通過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改進不足,以達到 海報 效果的持續改進。
評審的內容應包括:
* 海報 商品總體的銷量和毛利情況。
* 檔期期間,整個賣場的銷售和毛利情況。
* 銷售表現好的和差的品類或部門排名。
* 各品類中表現好的和差的單品排名。
* 海報 商品的庫存(訂貨率、到貨率、退貨率)是否處于正常范圍。
* 進行不同門店的橫向對比,查找存在的問題。
* 進行歷史同期的縱向相比,查到存在的問題。
海報 的制作和投放是一件復雜的事情,無論是 海報 推出的時機、商品的選擇和價格確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更重要的是, 海報 的效果,體現了零售商各個部門群策群力的結果,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這也是零售商管理能力的綜合體現。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零售業海報DM策略